爱心传递

08年“沉默老人”华国锋逝世,葬礼前后现四个细节,众人肃然起敬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24-07-21 11:05:06

   2007年12月16日,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缓缓地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周边人注视着他们。

   这位老人向毛主席鞠了一躬后,望着毛主席的容貌看了好久,表示深切缅怀。

   一段时间后,旁边的工作人员说:“该回去了!”

   老人眼神黯淡了下来,对着主席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去纪念馆了”。

   这位老人是“老实人”华国锋,是毛主席钦点的国家主席。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

   回忆华国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其实毛主席早就觉得华国锋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不止一次在人前夸赞他。

华国锋被毛主席看重

   1921年2月16日,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南关街,原名苏铸。

   成年后,他参加游击队时给自己取了个化名,名叫华国锋,后来他就一直用这个名字。

   1938年10月,华国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他大力宣传共产党的团结抗战思想,许多人被打动,纷纷加入共产党,正是人民一起站起来,才使得抗日战争成功。

   在抗战期间,华国锋还领导战士们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极大限度地打压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时期,华国锋担任交城县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前夕,华国锋同志看到人民生活艰难,便带领湖南省湘阴县的人民群众开展农业运动,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在此期间还打击了当地的土匪。

   直到1954年,华国锋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随着他不断为国家做出贡献,他也逐渐进入毛主席的视线。

   华国锋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的时候,年龄只有33岁,能在这个岁数就任这个职位的人几乎没有,他引起了许多高层的注目。

   至于毛主席专注他,其实是在1955年的夏天,当时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看后,便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三篇相关看法的文章。

   因为华国锋是农民出身,他很清楚农民的难处,毛主席看后很是触动,便记住了华国锋这个人。

   1955年秋天,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会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

   华国锋看到毛主席,热情地过去和主席握手,说道:“主席好,欢迎主席过来视察工作。”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便细细端详华国锋,当时华国锋留着平头,穿着非常朴素,一看就是一个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

   同年10月,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破例邀请华国锋列席,让他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

   在会上,华国锋站在农民的角度分析了的局势,毛主席再一次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毛主席还公开夸赞他:“你是个老实人!你是我的父母官哪!”

   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再次回到湖南长沙,也见到了华国锋,这次见面两人就没那么生疏了,后来毛主席在华国锋的陪同下回到了韶山,这里是毛主席的故乡。

   在聊天期间,聊到了粮食产量的问题,毛主席问:“农民过得得怎么样,粮食够吃吗,产量高吗?”

   华国锋并没有藏着掖着,说出来实际的产量,并不理想,最后他自言自语了一句:“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

   毛主席并没有发火,也没有责怪他,反而喜欢他的实话实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每次到湖南,都要把华国锋召到身边,听取他这个“老实人”的汇报。

   然而随着两人的相处越来越多,华国锋受到了毛泽东的器重和赞许,在很多重要场合,毛主席都会提起他。

   1963年,华国锋写了《关于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毛主席读后感触颇深,文章先进的思想给了主席有了一定的方向。

   不久之后,毛主席号召全党同志要克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错误思想,要积极地去办事,干实事。

   由于华国锋越来越受主席青睐,他也逐渐有了不小的名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国锋更加努力。

   1964年7月1日,在华国锋的努力下,韶山毛泽东陈列馆破土动工,期间他严格把关,调动全省一切力量支援工程。

   10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落成开馆,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一百天,华国锋创造了一个奇迹。

   1965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在湘潭修建一条长达240公里干渠,最后决定让华国锋担任总指挥。

   华国锋知道责任重大,暗暗发誓一定努力完成,答应下来之后,华国锋调集十万民工,发挥冲天干劲,引涟水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新造农田六千八百亩。

   1970年8月23日,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中央工作,同时继续兼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和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讲话中谈到了华国锋,他说:“湖南省的人物也出来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班子里的人。”

   此后,国外也开始关注起了华国锋。

   1973年8月的中共十大上,华国锋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至此华国锋正式进入党的领导人序列。

   1975年,华国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成为国家领导人。

   1976年2月3日,华国锋被毛泽东提名出任国务院代总理。

   同年 4月7日,华国锋被毛泽东提名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

   不难看出,华国锋这一路走来,离不开毛主席的带领,而他也没让主席失望,主席逝世后将国家交给了他,还给他留下了三句话。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全国人民都陷入到悲痛中,华国锋更是泣不成声。

   但与别人不同的是,华国锋肩上还有毛主席曾交代他的事情没有完成,他不能辜负毛主席对自己的期望。

   在毛主席逝世前的一段时间里,以江青为主的一群人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做一些危害国家的事情。

   当初华国锋按照毛泽东的意图,领导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及时地拯救了一些人,其中就有邓小平。

   随着局势的变化,“四人帮”与华国锋开始暗自较劲,而毛主席也非常清楚江青等人的阴谋,因此他非常担心国家未来的发展。

   毛主席感到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让手下拿来纸笔,给华国锋留下三句话:其一,慢慢来,不要着急;其二,照过去方针办;其三,你办事,我放心。

   看到这三句话,华国锋像是吃了定心丸。在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难过之余,开始考虑“四人帮”问题。

   不久之后,在叶剑英等人一起的努力下,“四人帮”被粉碎,华国锋为中国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华国锋有一个心愿

   在后来的日子里,华国锋一直谨记毛主席的教诲,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6年至1978年是华国锋同志主政的时期,华国锋执政的时候,正是我国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相对来说,是很重要的两年。

   他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期望,他作为我国的最高领导人,带领着众人从政治的平稳发展到经济的快速上升,最后上升到外交的和平推进。

   正是他做的这些铺垫,后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纵观华国锋的前半生,他主要的贡献都是围绕人民,而他在成为国家主席后亦是如此,他从不惦记高位,他是真真切切地“人民官”。

   在他执政期间,他逐步恢复了老干部们的工作,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其中邓小平同志工作后,带领国家走向了国际。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不上去,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变好,我国人民过不好,就会对国家失望,那么国家就无法实现真正地繁荣富强。

   当年华国锋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他对全国经济摸查,得出结论: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从而为国家的工业、农业以及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正是由于华国锋同志重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了起来,在一次会议上,他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深入展开工业和农业的群众活动,尽快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除此之外,华国锋还有着先进的思想,在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他还注重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

   后来在华国锋和党中央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和多国达成贸易关系,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在他卸任之后,华国锋便不再涉及政治,过上了退休的生活,但他依旧每年会去看望毛主席。

   对于国家而言,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华国锋依旧关注国家发展,但不在插手管理国家。

   在晚年,华国锋住的房子很大,一个客厅就足足有七八十平方米,华国锋经常坐在客厅喝茶,手里拿着报纸在看当下的新闻。

   虽然华国锋的家很大,但里面的摆设却很简单,地毯是由几块砖铺起来的,墙上挂着画早已发了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原来那是旧友书写的书法作品,整体上简单而洁净,华国锋很是珍惜。

   晚年的华国锋不喜欢出门,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自己的院子里,用他的话来说:“出一次门太麻烦,总是兴师动众的。”

   然而有一回“五一”节,他罕见想出门,随即带着孙女去逛北海,但还是被人认了出来,他们将华国锋围成了一个群,有人拍照,有人握手,总之那天什么都没玩成,孙女还发了个小脾气。

   但一年之中,华国锋有两天是必须出门的,无论刮风还是下雨。

   一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另一天是毛泽东的忌日。

   到了这两天,他往往会早早收拾好,带着家人一起前往毛主席纪念馆,同主席说上几句话。

   2007年的12月,是他最后一次去看主席,因为他也到了晚年,满身是病的他再也走不动了,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晚年的华国锋过得比较惬意,身边也有许多亲人陪伴,在退休的日子里,ha华国锋还喜欢上了种葡萄。

   华国锋于1981年6月辞去主席的工作,于2008年8月20日与世长眠。

   华国锋晚年住的房子比较大,院子里也有一大片空地,华老无意间兴趣来临,便想着种葡萄,原以为是一时兴趣,但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华老的院子里有两个大葡萄架,品种多样,每到收获的季节,他就会叫人过来品尝葡萄,走的时候还让他们带一些。

   后来华老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不能吃葡萄,他没有放弃,依旧种葡萄,自己不吃,就种来让别人吃。

   当有人问他:“您又不能吃葡萄,天天辛苦还得培养。”

   华老笑着说:“我喜欢种葡萄的过程,我不吃我可以送给别人啊。”

   因为华老的身体越来越差,因此在吃的东西上格外注意。

   据王苏佳介绍,华老的早餐以牛奶为主,主食有馒头片、油分较少的麻花,菜则以圆白菜为主,或者炒洋葱,总之都是一些很健康的食物。

   午饭则以面条为主,华老喜欢吃莜面、猫耳朵、刀削面,尤其爱吃羊肉臊子,因为华老是山西人,山西酷爱面食。

   晚年的华老依旧操着一口山西话,有时和他们聊天,总是能逗笑别人。

   2008年,这一年华老的身体情况急剧下降,一年之内因为不同的重病住过三次院,华老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

   他曾躺在床上留下的遗言:“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静,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

   然而这个遗言最后实现了,但华国锋还有一个心愿,直到去世都没能实现,后来在葬礼上还出现了四个“没想到”。

四个“没想到”

   2008年,对于我国而言,是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展开,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走上国际的大舞台,是被肯定的一种形式。

   华国锋作为经历过战争的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想去现场看看,但他的身体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2008年住院期间,华国锋说了一句话:“我想看奥运会”。

   他的家人记住了这句话,随后便计划让华老去看看,在8月1号出院后,家人给他递上了一张奥运会门票,8月2号是奥运会彩排的日子。

   华国锋拿过票细细端详着,最后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

   后来在家没待一个星期,华老再次住院,这次住院再也没能离开北京医院421病房。

   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

   8月31日,华国锋的葬礼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中进行,在这前后有四个细节让人们感慨万分。

   首先是葬礼规格之高。

   在葬礼上,许多人都亲临现场,包括以胡同志为首的中央九位常委、中央各个重要机关部门领导,就连当时已经退休的第三代领导集团重要成员也出席。

   面对这“阵仗”,许多人都是没想到的,不过华老值得,虽然晚年不再涉政,但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是真实存在的。

其次是生平介绍的高度赞许

   在葬礼上,写华国锋生平介绍的时候,党中央重要写到了粉碎“四人帮”,同时还写了他拨乱反正、主持大局,这是中央对他工作的认可。

   至于关于“两个凡是”方针那一块,介绍中并没有提及。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建立新中国原本就是试错的过程,谁都有做错事的事情,但华国锋的一生终归是功大于过,他理应得到高度赞赏。

   再者就是生前的质朴遗愿

   上面有提到,华国锋病重之际,曾亲自嘱咐夫人韩芝俊想回卦山。

   对于这点要求,党中央的领导们是同意的,毕竟古话说得好“落叶归根”。

   站在国家层面,华国锋是人人爱戴的主席,但站在个人方面,他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在老家有老乡,有父母,理应如此。

最后是守护一方的“华陵”

   “华陵”位于卦山的陵墓,后来这片陵墓与周边的生态园融为一体,成为了交城全新的风景线。

   后来,“华陵”的存在还给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带来的诸多好处,后辈们都非常感谢华国锋。

   对于华国锋,我们送上最高的敬意,他是真正的“父母官”,他的一生可以用“勤恳”、“务实”来诠释,晚年甘心做“沉默老人”,这就是我们心中最该崇拜的人!(原创:时代乐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