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野
来源:《市场周刊》2012年第03期
文房四宝,最有人味的就是砚台。有道是“一日相亲,终生为伴,说的就是砚台。这是因为四宝里只有砚台或能伴你一生。
砚亦称为研,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有三足至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如果要探究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的砚,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中国历代的文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大多研究者认为是清代。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上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因为砚台具有收藏价值,商家为了牟利,现在市面上的砚台早已是良莠不齐。启功老先生曾说:“器以用为上”,更早的米芾也说过:““器以用为功”。说的都是砚台是以实用为主,追求那些迷离、华而不实的款式反而往往迷糊了自己的审美。要知道,万物的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
米芾说过:“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次之,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一方好砚台的标准是:质地坚实紧密,温润细腻。石色妍丽多彩,石品雅洁纯净,且又发墨益毫。寒冬储水不冻,盛夏藏墨不腐。
现如今人们已经把砚台的雕工看得太重了,“有佳石不可无良工,有良工不可无古法,本质虽高,裁就之方,未精磨琢之,工未至,终非雅品,难入艺林。”
这就是说,好砚台,本质第一,古法第二,雕工第三,不可或缺。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至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歙砚的开山祖是易砚。据史料记载,易砚始于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到唐晚期易州的奚超父子继承松烟制墨的技艺,并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创制了“易水砚”。“后来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后主的常识,被授予“墨官”,并赐姓李,后因避乱,移居安徽歙州,成为徽墨、歙砚的开山祖。然而易水古砚亦久盛不衰,名扬中外。
据《易州志》和《保定名产》记载“易砚石质不亚于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南山飘素练,晓望玉嶙岣,遥忆最深处,应多著石人。”这是古人赞美易砚石像玉一样晶莹和艺人精心雕刻石砚的诗篇。古代易县因墨而雅,因砚而名,是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荟萃之地,许多文人墨客都来过易州求墨赏砚。陈子昂、李白、杜甫、柳宗元等诗人以及康熙、雍正等皇帝均来易县并留下诗文墨宝。盛唐大诗人李白曾来到易砚产地黄龙岗,对易砚和易墨赞叹不已:“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亳酒一樽,醉卧黄龙不知返,举杯当谢易水人。”
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巨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砚台的鉴别方法大致是“看、摸、敲、洗、掂、刻”六个步骤:
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的,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差别。
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石质的嫩与老。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则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重的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于砚石熟悉的只要用力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觉出砚石的优与劣。
我国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又以石雕,玉雕最为古远。《诗经》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礼记》有“玉不琢,不成器”诸语,即是明证。因此,从古砚出现的那一天开始,砚雕事实上即已产生了。只是早期的砚雕至为古朴无华,而时代愈发展,砚雕艺术愈见精细华美。
砚台的雕刻,颇有不同于其他雕刻种类的特异之处。略考之,砚雕具备三方面突出的自身特色:一是与砚之材质关系密切,凡不同砚材其雕刻工艺亦颇异(即依砚材的质量,形态而决定雕刻的内容或造型);二是与砚之使用关系密切,凡所雕刻皆当便利于研墨、舔笔(故砚堂、墨池为琢砚务必考虑的重要部分);三是与砚之制式关系密切,不同的砚式必有不同的雕刻方法(有的砚式本身的形貌即是一件完整的雕塑作品)。或许正基于这些特定因素,古人雕砚十分注重对砚工水准的要求,尤其是获得佳石而未遇良工,有时宁可不加雕琢,仅磨成平板便投入使用(前人谓之“板砚”)。显而易见,砚之雕刻往往与砚的制作工艺始终融为一体。
事物的内容,往往决定其外在形式。中国古砚精微博厚的文化内涵,同样决定了古砚的种种制式与古代各时期的文化不可割离的依存关系。质而言之,内容为体,形式为用;有了华夏传统文化的雄厚之“本”,才足以产生多姿多彩的各类古砚制式之“末”。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能领悟中国古砚制式之所以不断发展,绝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就中国古砚制式的历史沿革考察,不同时期的砚式,大都展示其特定的时代风格。如先秦古砚多就地取材,纯任自然;汉砚或方或圆,简朴浑厚;魏晋南北朝出现凤字砚,神秘多变:唐代箕形砚盛行,典雅豪放:宋代大小抄手砚风靡于世,洗练素美:元、明、清砚式则有集前代之大成之势,富丽纷繁。当然,我们还不能忘却一条规律:作为文房用品的砚台,其形制的发展,总是伴随著历史文化的步履而演化推进,同时也伴随著文人思想意识的融入而不断优化。
从一方小小的砚台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五千年文化的辉煌步履,看到独具民族特色的琳琅缤纷的艺术创造,看到一代代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文学撰述——其砚虽小,其象岂不大乎,其形岂不弥纶四表乎,其遗韵岂不流布千古乎?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