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
为了解决国内的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宣布,2018年1月起开始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各国的激烈反应!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美国只能将这些垃圾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而中国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废品出口地,占了约百分之四十的份额,也为其创造近四万的工作机会,然而如今面对中国的一纸禁令,美国开始焦头烂额。
由于失去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进口垃圾买家,美国的可回收废品价格一路走低。
废纸的价格暴跌35%-40%,可即使如此,美国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
同样,日本国内也充斥着大量废纸,而且日本固有“囤积”的习惯,此时加上其充沛的废纸库存,废纸市场无人问津,价格下降17%。
不仅如此,中国的这一项禁令还影响到日本的物流收入,“货物正在明显减少”,日本海事中心统计显示,2月份对华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减少36%。
对于定期航线往返的集装箱航线而言,之前的惯例是从中国装载家电运往美国,返程时带上垃圾回中国,如今,返程带不足货物,空置率升高导致物流收益下降。
中国的“禁废令”让美国的垃圾供过于求。图为俄勒冈一个回收公司的员工站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前。
“中国的环保对策是来真的”,由日本废纸批发商组建的“全国制纸原料商工组合联合会”的理事长栗原正雄感到警惕。
2
读者一定会问了,那为啥之前中国进口这么多洋垃圾?洋垃圾怎么来到中国的?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这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二十世纪末。19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野蛮扩张的阶段。洋垃圾就是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中国的。
从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间,中国的年垃圾进口量翻了十倍,从450万吨增长到4500万吨,已经成为了一项大宗交易品。在全国各地,都开设有专门的洋垃圾回收机构和场地,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些“洋垃圾”在经过回收处理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
中国曾大量进口欧美的废船、废钢,并通过拆船等处理手段从中获取钢材产品及其他有关原材料。
这些曾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及早期的就业发挥过积极作用,并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大量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当时经济异常落后的中国我们只有牺牲掉环境来换取中国经济的飞跃。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藏在暗处的非法利益链条,因为存在暴利,所以走私“洋垃圾”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国外一包数百件的旧衣服可能值不了多少钱,但运到中国之后,经过分拣,每件都可以以几十甚至上百的价格售出,因而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体进口许可证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
3
而中国承受的,还有更大的代价...
把北京垃圾堆放场在地图上标记一下,就是这效果▼
而在中国某小镇,充满着垃圾处理作坊,而这些垃圾都是进口的。
非法垃圾处理作坊,工人用手分拣垃圾▼
▲太小的孩子,妈妈工作时只能背背上,脸上爬满苍蝇。
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会被扔在路边,就地焚烧▼
▲黑烟笼罩整个小镇
▲一家垃圾厂每小时可以抽取50吨地下水,大概是200多人每日生活用水量。
洗完之后,水的去向.....
▲除了河流,洗完垃圾的水,还能去哪里?
幸好如今,我们走出来了,今天我们与非洲的资源合作非常顺利,矿产资源,我们不需要再从洋废品中提取。
4
长期的娇惯,西方国家的本地垃圾处理能力和再回收能力都无比低下,中国一出手,世界范围内的垃圾回收系统就陷入混乱,他们抱怨无效,无奈自食苦果。
美国官员3月23日在世贸组织对中国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关切,并要求中方停止实施有关措施。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6日批评美方有关说法“上纲上线”,非常虚伪,所谓关切“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无据”。
欧洲正焦急地讨论大约3,000,000吨的塑料垃圾要往哪里放,号称世界文明中心的欧洲,一边高呼环保,一边却产生着全世界相当比例的垃圾。
面对中国的禁令,国外在积极(被逼)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西方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市场那样吸纳如此大量的可回收垃圾。
没有一个国家想做永远的“国际垃圾场”,对于美好环境的追求全世界人人平等。迈入经济转型时代,我们的变革是必然的,如今,这一切都正在改变。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多!
你们偷懒不改变,中国逼你改变!
(来源:网络)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