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A.沟通的过程 B.考核的过程 C.激励的过程 D.监控的过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管理语境中,“激励”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参见教材P71、72。 2、( )是激励的首要因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激励的首要因素是激发动机,即通过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见教材P72。 3、激励的出发点是(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参见教材P72。 4、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人的可激励性问题的研究发现,充分的激励可以使员工能力的发挥从30%左右提高到(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人的可激励性问题的研究发现,充分的激励可以使员工能力的发挥从30%左右提高到80~90%。参见教材P72。 5、激励的理论主要分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激励的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参见教材P73。 6、马斯洛认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是(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马斯洛认为,生理的需要是维持自我基本生存的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参见教材P74。 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自我潜能的发展和实现,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参见教材P74。 8、美国学者( )提出了ERG 理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美国学者阿德福提出了ERG 理论。参见教材P75。 9、( )认为,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可能倒退到较低层次的需要,这也称为挫折回归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ERG理论认为,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可能倒退到较低层次的需要,因为似乎低层次的需要更容易得到满足,这也称为挫折回归原则。参见教材P77。 10、赫茨伯格提出了(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赫茨伯格提出了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参见教材P77。 11、依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个人发展前景、充满晋升的机会、得到认可等因素属于(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个人发展前景、充满晋升的机会、得到认可等因素属于激励因素。参见教材P78。 12、( )提出期望理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弗鲁姆在其《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激励的期望理论。参见教材P83。 13、期望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 )。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是:动机强度=效价×期望概率。参见教材P83。 14、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由亚当斯提出的。参见教材P85。 15、( )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由亚当斯提出的。参见教材P85。 16、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波特和劳勒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激励过程模型。参见教材P87。 17、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中,付出这一因素相当于期望理论中的(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付出指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相当于期望理论中的驱动力。参见教材P88。 18、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参见教材P89。 19、( )关注人的行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组织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强化理论关注人的行为,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组织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89。 20、强化理论认为,( )是为了降低不良的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惩罚是为了降低不良的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参见教材P90。 21、员工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并给予令员工满意的报酬,将会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属于控制员工行为方式中的(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强化是指个人的积极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题干中的例子就属于正强化。参见教材P90。 22、( )是指员工以消极的或不理想的行为来去除不愉快事件的消极影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负强化是指员工以消极的或不理想的行为来去除不愉快事件的消极影响。参见教材P91。 23、( )是管理的核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只有在管理中运用好各种激励的措施和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参见教材P91。 二、多项选择题 1、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B.提升员工素质 C.开发员工潜能 D.提高工作业绩 E.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2.提升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业绩;3.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参见教材P72。 2、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E属于过程型的理论,参见教材P73。 3、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 )。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内容写激励理论。参见教材P73。 4、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项ABCDE都是正确的。参见教材P73。 5、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项ABCDE都是正确的。参见教材P73。 6、ERG 理论把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 )。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美国学者阿德福提出ERG理论,他把需要层级降低到三个层次,字母ERG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7、依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E属于保健因素。参见教材P73。 8、亚当斯公平理论中员工的投入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E属于产出,参见教材P85。 9、亚当斯界定的由于不公平而产生的可能行为有(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亚当斯界定的由于不公平而产生的可能行为有六种,除了选项ABCDE外,还有改变参照对象。参见教材P86。 10、一般来说,管理者主要采用的控制员工行为的方法包括( )。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管理者主要采用的控制员工行为的方法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忽略、惩罚。参见教材P88。 11、以下属于精神激励的方法有(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精神激励的方法,精神激励除了选项ABCDE外,还有表扬激励。参见教材P92。 三、简答题 1、简述激励的作用。 【正确答案】:组织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员工,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可以点燃员工工作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实现组织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2)提升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业绩。 (3)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2。 2、简述保健一激励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1)“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他修正了传统的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有本质差别的。 (2)激励确实要以满足需要为前提,但并不是满足需要就一定能产生激励作用。激励因素的满足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保健因素的满足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只不过是没有让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8、79。 3、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个人所得多少)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报酬的相对值(与他人所得的横向比较和与自己所得的纵向比较)的影响。如果相对值较高,员工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比较公平的对待,就会感到满意;如果相对值较低,员工就会感到不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由于分配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对分配结果的公平感受,所以亦被称为结果公平。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5。 4、简述亚当斯界定出的由于不公平感而产生的可能行为。 【正确答案】:(1)改变投入。人们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对工作的投入,如消极怠工或加班却不要加班费。 (2)改变产出。人们可能会改变工作的结果,如改变工作环境。 (3)认知扭曲。对投入、产出的认知进行曲解,扭曲别人的投入或贡献,从而减少不安。 (4)离开。辞去工作,离开公司,通过辞职来消除不公平感。 (5)作用于他人。在不改变自我行为的情况下,试图让他人产生变化,如逼走他人或者降低他人的待遇等。 (6)改变比较对象。不再和原来的对象进行比较,而是重新选择比较对象,以减少不安。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86。 四、论述题 1、试述管理者会采用哪些方法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正确答案】:一般来说,管理者会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第一,正强化。正强化是指个人的积极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员工以消极的或不理想的行为来去除不愉快事件的消极影响。负强化和正强化一样都是被用于增加理想的或需要的行为。只不过,负强化是通过令人不快的事件来影响个人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增加合乎需要的行为的频率。负强化与惩罚行为不同,惩罚是为了减少不合乎需要的行为的频率。如果员工没做他应该做的事,管理者此时就可以采用负强化的方式。 第三,忽略。忽略是指所有的强化事件都不存在。换句话说,忽略是通过避免对此类行为的认可来减少不理想行为的可能性。强化增大合乎需要的行为的频率,而忽略减少以至最终消除不合乎需要行为产生的频率。忽略的目的在于减少无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员工行为的发生。 第四,惩罚。惩罚是为了降低不良的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惩罚有一个特定前提,即让员工知道如果实施这个特定行为就会遭致的后果(惩罚)。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0。 |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