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坛发生了一件特别戏剧性的事儿,在教皇葬礼这么个场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抽空搞了一场15分钟的“神秘会谈”。这场会谈不仅让泽连斯基松了口,同意了那桩备受争议的事儿,还让一位大佬成了最大倒霉蛋,现场那叫一个精彩!
这场会谈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原本现场摆好了3把椅子,特朗普、泽连斯基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先站在一起聊了几句。可谁能想到,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转身准备去椅子那儿坐下的时候,马克龙刚想跟着过去,特朗普伸手一拦,不知道说了句啥,马克龙瞬间就尴尬地僵在原地。紧接着,工作人员就把那多余的第三把椅子搬走了,留下马克龙一个人在风中凌乱。这操作,简直太扎眼了!
特朗普这么干,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在说俄乌和谈这事儿,是美国“来处理”,法国别掺和,欧洲也别瞎操心。这霸道劲儿,妥妥的“美国特色”!其实啊,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一直都这么独断专行,不管是跟乌克兰谈,还是跟俄罗斯聊,全程都把欧洲晾在一边,压根儿没把欧洲当回事儿。
那特朗普为啥这么讨厌欧洲呢?这里面可有他自己的“小九九”。在他看来,美国为了保护欧洲,又是砸钱,又是出人,付出了老鼻子多了。特朗普之前还要求欧洲各国多交点军费,就当是给美国的“保护费”,可欧洲各国表面上应付,实际上根本没当回事儿,变相拒绝了。这就让特朗普心里窝火,觉得自己当“冤大头”当够了,不想再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而且在商品贸易上,美国对欧洲一直都是逆差,特朗普觉得自己被欧洲占了便宜,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就更不想带欧洲“玩”了。
马克龙这下可惨了,直接成了这次事件的最大倒霉蛋。相关视频一传到法国,瞬间就炸开了锅,舆论像潮水一样涌来。不少专家学者都站出来批评马克龙,说他在外交场合丢了法国的脸,有辱国格。法国“法兰西崛起党”领袖尼古拉·杜邦-艾尼昂更是直言不讳,说特朗普最后一刻拒绝马克龙参与会晤,就跟打发侍从似的,这一下让法国在国际上的名誉和尊严都扫地了,还一个劲儿地敦促马克龙赶紧辞职。马克龙估计自己都没想到,一把小小的椅子,就闹出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波。
话说回来,美乌这短短15分钟的会谈,到底聊了些啥呢?泽连斯基和白宫对外宣称,双方就是探讨了无条件停火、实现永久和平的事儿。短短15分钟,就能搞定这么大的事情?这显然不可能。第二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就“露馅”了,说美乌之间的矿产协议即将达成。这下大家都心知肚明了,泽连斯基和特朗普绝对重点谈了矿产协议,而且泽连斯基还妥协了,又一次向特朗普做出了承诺。
要说这份矿产协议,那可一直都是个大争议。之前泽连斯基说啥都不肯签,为啥呢?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份妥妥的“卖国协议”,一旦签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就等于拱手送给美国了,泽连斯基肯定得背上千古骂名,成为乌克兰的历史罪人。可现在没办法啊,特朗普逼得太紧了,泽连斯基要是不答应,说不定自己的总统宝座都保不住,甚至连小命都得搭进去。在权力和国家利益之间,泽连斯基最终还是选择了向特朗普低头。
最近,美国商业圈那叫一个“乱成一锅粥”!因为关税这事儿,美国四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家得宝、劳氏和塔吉特,实在是被逼得办法了,集体向特朗普“开炮”,想让他取消关税战。可谁能想到,特朗普愣是不松口,把这些商业大佬们气得够呛。沃尔玛更是直接破罐破摔,喊话中方赶紧发货,这背后到底咋回事?又会给美国老百姓带来啥影响呢?咱一起来唠唠。
事情还得从特朗普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巨额关税说起。这一加税,可把美国这些零售巨头们坑惨了。就拿沃尔玛来说,加征关税之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成本一下子就涨上去了,要是按照原来的模式卖,商品价格不得翻着跟头往上涨?可价格涨得太离谱,美国消费者哪能乐意掏钱买啊。沃尔玛就想着让中国供应商降价,对冲掉关税的影响,好维持商品价格稳定。这算盘打得倒是挺响,可咱们中国企业又不傻,大幅度降价意味着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得倒贴,这买卖谁干啊?中方供应商果断拒绝了沃尔玛的无理要求。另外,中国商务部等部门直接约谈了沃尔玛等企业,他们的降价梦直接给破碎了。
这关税一加,中美之间的贸易就断了。中方不发货,沃尔玛库存告急,眼瞅着货架都要空了,这要是没货卖,公司还不得“喝西北风”?没办法,四大零售巨头只能联合起来,跑到白宫去找特朗普“讨说法”。在白宫的那场会面,气氛别提多紧张了。零售巨头们那是有啥说啥,直接把关税战带来的一堆麻烦事儿都摆到了台面上:关税战把全球供应链破坏得乱七八糟,以后他们去哪儿找像中国企业提供的那样物美价廉的货物?现在美国消费者都担心商品价格暴涨,超市里都开始出现抢购潮了,这社会焦虑情绪该怎么安抚?他们苦口婆心地呼吁特朗普,赶紧取消关税战,最起码把零售行业的关税给免了,毕竟这些日用品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价格要是太高,美国社会非得乱套不可。
特朗普愣是不吃这一套,会谈最后也没达成啥共识。沃尔玛这下彻底没辙了,干脆破罐破摔,直接喊话中国企业:别管降价的事儿了,赶紧恢复对美国沃尔玛的供货!还表示美国政府加的这些关税,就由所有美国人自己承担。这话听起来挺“豪横”,可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把压力全甩给美国消费者了吗?
其实,美国消费者已经对此怨声载道了。现在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45%关税,这是什么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100美元的中国货,那么它现在的价格就是245美元,这些日用品价格暴涨,导致美国人的生活成本跟着全面飙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原本就不宽裕的钱包,现在更是“雪上加霜”,连基本的生活开销都得精打细算。
另外,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关税政策,还可能让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食品价格涨2.8%,汽车价格涨8.4%,算下来,每个普通家庭每年得损失3800美元。还有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估算,就算不考虑其他国家反制,每个普通家庭每年得多掏1900美元的税。
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老百姓也慌了。不少人听了知名投资人库班的建议,开始疯狂囤货。超市和电子用品零售店里,到处都是推着满满当当购物车的消费者,大家都想着在商品价格涨得更高之前,多买点必需品备着。有的超市门口,甚至排起了长队,就为了能抢到一些还没涨价的商品。
现在,特朗普政府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因为供应链危机越来越明显,政府内部都开始讨论组建工作组,专门研究在中美关税战僵局持续的情况下,怎么解决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供应链危机。可问题是,就算成立了工作组,这关税战带来的“烂摊子”又岂是那么容易收拾的?
这场关税战,表面上看是美国在向中国施压,可实际上,美国的企业、消费者都成了“牺牲品”。沃尔玛破罐破摔让中方发货,也只是无奈之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后续这场关税战到底会怎么发展,美国又该如何走出困境,咱们就拭目以待吧。但有一点很清楚,持续的关税战对谁都没好处,和平、公平、共赢的贸易环境,才是大家真正需要的。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