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养娃,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温暖的童年,其实比上什么补习班,都要令他终身受益。........................................ “同事家境很好,父母快乐教育,她想努力父母都让她别那么努力。后来怪父母当初不鸡娃,不然她可以更优秀。大学发力,研究生把自己鸡进名校,工作后更卷得厉害。” 网上冲浪看到一个网友谈起自己鸡娃的初心,是怕孩子长大后怪父母当年没有推自己一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爹妈的心情是相似的——不想去卷,又怕耽误孩子。但我经常感慨,因为父母“填鸭、鸡血”,被过早伤了元气的孩子,远高于被耽误的。那些被填伤的孩子,很可能撑不到高中就出问题了,就算侥幸进了名校也后患无穷。 如果父母带着焦虑「瞎教育」,孩子还抗拒,不如就让他多玩玩。就像上面的例子,到了真正要发力的时候,即便大学也不晚啊,元气未伤的孩子就可以拿出能耐,后来居上。 但不鸡娃不等于不教育,不代表躺平,父母还是有很多可以拼一把,给孩子积聚能量、寻找方向、修炼内功。 我带孩子跑步、爬山、游泳、滑雪。他入选校足球队,每周至少训练3次,我希望能坚持到小学毕业。 一个热知识:运动健身、健脑、快乐,户外项目还“鸡”眼。我相信任何事到最后,拼的就是体能和身心素质。
2.拼眼界
要让孩子和这个世界有更多联结,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看博物馆、自然活动、出国旅行,在家门口露营、养小猫、学架子鼓、夏令营都是体验世界丰富性的方式。像一颗种子根植于大地,即便没有世俗成功,也是有趣的一生。
说起来有点遗憾,我们玩搭子一个个进入各种培训班,越来越难约。我一个i人,硬是把自己修炼成热衷组局的e人。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是,幸福的关键是与他人的关系。很多能力,比如情商,比如沟通,就是要从同伴交往中训练。 这要夸夸我家爸爸,他是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人,以至于我家孩子无论是搭乐高、做木工、看图纸、做标本,动手的能力和意愿非常令我满意(我是手残)。
现在网上讨论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出路,多半是蓝领工作。退一步说,即便咱读不上好大学,学门手艺吃饭,父母也放心了。 这四点我不觉得会花很多钱,丰俭由人。难度在于父母要耐得住性子,能扛得住大环境的焦虑,能对别人说“你现在干啥干啥已经晚了”有免疫。 我相信,当你知道孩子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在这点上多使点劲,多花点心思,孩子以后都不会太差。人生很长,真没必要着急。 普通家庭养娃,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温暖的童年,其实比上什么补习班,都要令他终身受益。(来源:蓝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