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传达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22-12-04 16:42:43

  一、 浅析格式塔心理学

  1910年,格式塔心理学出现在德国,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用来表示形状,中国学术界将这些视觉感知的格式塔翻译为“完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格式塔认为人表面看到的某一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指人在看到形式之后,经过大脑对客观刺激物能动的改造,再加上经验的辅助,从而重组成完整形象。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能看到眼前的形式,是大脑能动地参与了审美活动,将分离的外在视觉在内部进行消化吸收,组织为一个整体形式。

  格式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视知觉现象,它的研究重点是人,研究方向在人的视知觉。视知觉格式塔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要点,包含着思维和知觉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包含,强调的是形式关系的整体性。这个理论表明视知觉并非只是简单的观看,它本身还具备了完善的思考、判断、认识、理解能力。视觉格式塔的要点就是形式关系的整体观念,这个观念表明,不要孤立片面地看待形式,要发现其中的关系并且善于利用其关系,重新构建出符合视觉规律的新整体。因此,格式塔原理并非视知觉的基础原理,但为视觉感知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描述框架,并被进一步拓展。

  二、 格式塔与视觉传达的关系

  格式塔理论中强调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运用在设计中,尤其是良好的界面编排形式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界面设计本身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使其具有较强的用户体验。从设计角度来说,用户界面在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之外,还需要使用户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人的感知系统来看,大脑预设了一套对视觉和心理产生愉悦感的机制。人体的各个器官统称为人的“内环境”,内在的各个器官在同一套循环系统中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种运行机制称为人的“内形式”或“生物钟”。“内环境”中的各个部分与外界事物发生着关系,这些外界事物就统称为“外环境”,当“外环境”或“外形式”的某些视觉形象或规律与人的生理结构的“内环境”产生契合而引发共鸣时,人就会产生愉悦感。

  格式塔心理学的作用,正是提供了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被组合成最简洁、最明确、最具有形式美的视觉形态,自然被用户毫无顾忌地接受并享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来辅助设计,使界面设计通过对元素的组合安排,保证信息传达的逻辑条理,使界面更加符合人的阅读及审美习惯,更加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三、 基于格式塔原理的视觉传达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中主要有几大基本原则,比如简化原则、图底关系原则、闭合原则、相似原则等等,设计师可以通过探讨格式塔基本原则是如何创造出与人“内环境”契合的视觉形态,从而赋予界面设计更符合视觉审美的形态。

  1. 图底关系

  人的视知觉能力能够能识别出高分辨率的主视野部分和分辨率低的视野边缘部分,这个主视野部分就是图形,处于视野边缘的信息就构成了背景。通常图形部分足够突出,而不够明显甚至模糊的背景,就成了图形的衬托和辅助,这个就是“图底关系”(Figure-ground)。更通俗来讲,我们普遍认为,具有完整的外形和封闭的内容的,往往被认为是“图”,而这个“图”以外的任何部分都是作为背景存在,称之为“底”。

  图与底的存在方式是相互结合的,二者都不能够脱离任何一方。但在设计作品中,要避免二者拥有共同的轮廓导致难以区分图底,也要避免过分花哨的底对图的喧宾夺主。另外,图形和背景,是可以随着视觉焦点的变化进行转化,这个转化条件取决于用户的关注点,也就是随着用户视觉焦点发生变化,说视知觉感知的图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背景,背景也有转换为主视觉图的可能,这就是图底原则的可逆性。

  2. 接近性和连续性

  接近性(Proximity)强调物的位置,连续性(Continuity)强调物的距离,除去其他干扰因素,邻近或者距离相同的连续元素,更容易被识别为整体。这两个原则对于界面设计中的内容编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接近性和连续性规律有选择性摆放适量的说明性文字以避免页面内容冗余,或者为版面留出大量空白以避免信息过多对阅读造成障碍。微信朋友圈是严格遵守了接近性和连续性原则的,用户自身的每条朋友圈都采用统一的格式显示,不同日期之间大段留白距离用以区分时段。而图片和所配文字的距离搭配组合,又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主次,给用户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3. 闭合性

  闭合性(Closure)即是指用户在观察一些邻近的残缺的元素时,倾向于把这些不完整的元素在心理上进行完善。格式塔心理学阐述了人们天生具有将残缺的元素识别为完整图形的能力,这种能力成为“完型心理”,这种完型心理使大脑皮层剧烈运动力求改变某种不完整的状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心理有一种推论倾向,可以把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视觉心理上得到弥补,这就是视知觉的整合、补充、闭合的视觉心理倾向。人天生具有能动的整理、组织的能力,在感知图形时,能够主动对图形的缺陷进行拆分、重组,使其形成一个“闭合”的完整图形。

  4. 相似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看到某件事物时,会本能地从大脑检索对这件事物的熟悉程度,这就是人类潜意识的相似性(Similarity)格式塔心理。人的视知觉总在能动的找到一种内在关系使得不同的元素整合成一个完整体,颜色、大小、形状等都能够成为构成整体的条件。如性质接近的色彩组合可以形成整体形式感,如果用多种色彩等两两混杂、无序排列,就会使视觉无从把握,不能构成整体的形式效应;又如报刊杂志的版面编排,图与文、字母与字母、词与词、行与行之间,也都运用了相似关系,使版面整体分为若干贴近的栏块,成为若干个相关的视觉组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师在做设计时,适当地替换与结合相似元素都不会破坏原本的完整性,同时也能带来新鲜感,但是如果过度替换元素,尽管这些元素是非常相似的,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会增加信息识别成本,造成差的阅读体验。

  四、 结语

  格式塔心理学为设计学提供了一套理性的设计规范,以一种科学的出发点进行设计,对于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单纯掌握艺术技法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如何掌握用户心理,以用户能够产生共鸣的方式去进行设计才是正确的。在格式塔心理学作用下的视觉传达,更巧妙地融合了视觉和功能为一体,既满足了视觉审美,又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实际上作为图像构成的组织规律,为更深层次地融合理性与感性、艺术与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

[1] 董庆波. 视觉格式塔理论的设计思考[J]. 包装工程, 2011, 32(6): 25—26.

[2] 王琴. 产品抽象线型的格式塔分析[J]. 包装工程, 2013, 34(18): 32—33.

[3] 屈爽,肖亚.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6):40-41.

[4] 彭雅莉,戴丹丹.论图形设计中的完形性[J].艺 术与设计(理论),2006(6).

来源:网络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