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摄影》——《影片分析上》课件笔记(1)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22-03-22 11:11:04

《调音师》评析


《调音师》这部微电可涉及到本课程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可参考以下结构图。

14.jpg

这是一部获得多个奖项的微电影,包括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这还是一部网络高分电影,豆瓣评分9.2,有93273人参与了评价。

在故事中,阿德里安是一个天才的钢琴家,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却功败垂成,人生跌入低谷。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定制的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他轻松的说服了前来质询自己的老板,而且在客户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窥探到了别人的隐私。阿德里安非常享受这种状态,他借助伪装成为了一个高超的猎人,所有客户都是他潜在的猎物,但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料到,有一天在刚刚发生一起凶案的公寓,它自己会成为猎人的目标。

有人把这13分钟的影像比喻成一颗原子弹,体量微小却极具杀伤力,场面精彩紧凑目不暇接。能如此引人入胜,主要得益于叙事结构的设计和视听技巧的巧妙运用。

在整个结构上

《调音师》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时空重构法,打乱原有的线性顺序,按照悬念制造的法则重新编排,不仅调节了节奏,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累积大量的信息,为观众情感的“核爆”积累足够的能量。影片的情节顺序是“参赛失利——跌入低谷——假冒盲人调音师为客户调音——误入凶宅——生死未卜”,而场景顺序是“案发公寓——比赛现场——钢琴师住处——咖啡馆——街道——为客户调音——案发公寓”。导演还借助声画对位的技巧对【咖啡馆】、【街道】和【为客户调音】进行了拼贴式处理,在大的倒叙结构中,增加了闪回和多时空并置,可谓匠心独具。正如福柯所说,“没有新鲜的故事,只有新鲜的嘴唇”。这种讲故事的手法满足了现代观众对影片故事讲述强烈的参与需求,在积极的快节奏的互动中完成了故事的重构,激起了影片之外观众之间的“线下交互”,把影片的主题内涵不断引向深入。

11.jpg
22.jpg

在视听元素上

导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技法之丰富不亚于任何一部电影大片,13分钟之内如何浓缩这些技法,如何做到不留痕迹浑然天成?对所有导演来说都是一种极端的挑战,奥利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 独白又称“内心独白”,人物虽在画面内却并没有自言自语,是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的披露。◆ 中景一般指摄取人的大半身,显得空间较大而又能展示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景别,这种景别在常规的叙事电影中运用较多。◆ 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镜头对人物的逼近使得脸部成了具有支配地位中心,面部表情更加清晰可见。◆ 特写是对事物或人物局部特征的描写。镜头逼近人物的脸部或物体的某个局部,让他几乎占据整个画面。

开篇,配合悬念的营造,案发公寓的场景都是由特殊角度和特定景别的镜头组成,伴随着调音师的画外音“我很少在公众面前演奏,除非是特殊的场合和观众,就比如今晚。这男人是谁?我不认识,我甚至看不见他,我是盲人,再说也不是为他演奏,而是为我身后的人”,小景别对信息做了最大限度的限定,沙发上的男人是谁,阿德里安为什么要赤裸着身体弹钢琴,站在他身后的人又是谁?没有交代环境和人物关系的全景和中景,所有这一切都失去了根据,被摄影机镜头“丢掉”的信息就成了心中的悬念,观众期待着后面的情节能够揭晓答案。

阿德里安的生命里只有音乐,15年的刻苦练习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但是他只弹响一个音符。在剧本里,对阿德里安失败的描述细节要丰富得多,但显然不如现在影片里呈现的干净利索:七个镜头基本依据从大景别到小景别依次递进的原则,配合中间象征着不可逆转的累积剪辑技巧,阿德里安的功败垂成已经成了他的宿命,即使时间能够倒流比赛可以重新来过也不会给人任何希望的可能。可圈可点的还有导演对评委的处理也遵循简化的原则,四个光点一笔带过。


◆ 场面调度的方法包括:分切式调度、移动式调度、纵深场面调度、重复性场面调度、对比性场面调度、象征性场面调度。◆ 固定镜头 (Fixed Shot) 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人生跌落谷底,这个在影视作品中俯拾皆是的情节该如何表现呢?浓缩的必须是精华,这是微电影(短片)胜出的生存法则!要做好这个场面的调度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人在何种情况下或者是面对怎样的打击才会一蹶不振?第二:跌落谷底后一个人会怎样表现,或者说该赋予人物何种动作?没有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特感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就会落入俗套。没有对影像语言纯熟的驾驭,也不会找到源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奥利佛的处理实在是“意外的惊喜”,钢琴琴键图案的枕头,固定景深镜头 的多层面表达,打破了常规处理手法的魔咒,为电影艺术贡献了新的“语汇”。钢琴琴键图案揭示了音乐在阿德里安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固定景深镜头的几个层面,包括象征被禁锢的鱼缸、抗抑郁类药物、侧躺在床上的阿德里安、还有背景里收拾行囊打算永远离开的女友,则非常精炼的描绘出阿德里安一团糟的现状。常规叙事影片中需要整个段落几十个镜头来表现的情节,奥利弗只用了两个画面,试问,有谁还能比他更“吝啬”吗?

和景深镜头相呼应,影片中浅景深的处理也表达的异常“克制”。故事中阿德里安服务的客户有五位,前四位依次是老年男子、中年主妇、特殊性取向的男子和舞蹈学校的女学生。在这四个片段中,摄影机镜头的焦点始终锁定在阿德里安的身上,景深在舞蹈的段落控制的最浅,能够牺牲向大众媚俗的机会的确需要对自己作品强烈的自信。

1.png
10.png
11.png
3.png
12.png
13.png

∷正反拍三镜法的突破。阿德里安假扮盲人调音师受到了泰姬陵传说的启发,这个传说的确存在,但真实性存疑。“失去会让人更敏感”是整个剧作的根基,它让调音师的行为有了依据。在向观众传达这个信息时,导演安排了咖啡馆这场戏,阿德里安巧妙应对自己的好友同时也是自己的老板的质询。表面上看,这是一段常规的“三镜法”,核心的技法是“正反拍”。一部电影平均80%的镜头都是由正反拍镜头组成,所以出现在这里再寻常不过,但是反复拉片,会惊喜的发现导演对这个段落的处理远远超越了一般影视剧中的口水戏。撇开演员的演技不说,单从视听技巧上就融合了“对话交叠”、“推”和“内外反拍转换”三大手段,最大限度的加强了演员的表演,突出了重点。尤其是特写镜头和“失去会让人更敏感”的精准对位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1.jpg

∷声音为多时空并置提供可能。阿德里安为了向自己的老板证实自己理论的可靠性,在付账的时候决定惩罚咖啡馆的侍应生。影片对这个场景并没有直接表现,阿德里安走在大街上,画外音是阿德里安和侍应生的对白(实际上只有阿德里安一个人的声音,侍应生被省略,观众需要在观看过程中还原这缺失的结构,每个观众都会有所不同,这也正是电影艺术多义性的体现)。通过阿德里安得意的笑容,我们非常肯定谁是最后的胜出者,但是这样饱满的情绪好像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在不断的予以加强?没错,是音乐!这段音乐来自于阿德里安最为得意的一次为客户服务的体验:在音乐学校,盲人调音师身份所带来的好处得到了最大化,这同时也为最后他执意进入案发凶宅提供了充分的动机。

◆ 《有声电影的未来》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洛夫在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日签署的, 曾发表在一九二八年第三十二期《苏联银幕》杂志上。因为发表的时间很早, 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但实践证明它影响深远,不仅在有声电影初期, 即使是现在电影中声画关系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音乐的运用简直是在向《有声电影的未来》致敬。面对只穿内衣翩翩起舞的妙龄少女,阿德里安彻底变成了一个偷窥者,调校好钢琴的音准,他充满激情的演奏了一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每一个音符都和着舞蹈的节拍。在伯恩斯坦大赛上阿德里安只弹出了一个音符,而借助偷窥所带来的扭曲快感激励,他弹奏以难度见称的拉赫玛尼夫的作品却运指如飞,仿佛人琴合一,导演这样的安排寓意深刻。

凶案公寓处于生死边缘的阿德里安紧张的说不出话,情急之下他弹奏起罗伯特?舒曼的《诗人之恋》。《诗人之恋》是舒曼和挚爱克拉拉的爱情日记,是两人忠贞不渝的浪漫书写,创作的同年,舒曼与其挚爱的克拉拉步入婚姻殿堂,即使舒曼精神失常在疯人院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即使克拉拉生活窘困身边有勃拉姆斯照顾的时候,克拉拉依然把永恒的爱情奉献给了自己的丈夫。这首曲子出现在妻子弑夫的场景中显得极具张力,是导演对当今爱情和家庭的质疑,对同床异梦和高离婚率的讽刺,对于真爱一去不返的惋惜,对于夫妻这样紧密的关系都可以被摧毁的绝望。

回到影片的主题,每个人的命运轨迹是我们每一次选择的连线,是真诚的面对生活,在失败之后重新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开创未来,还是欺骗生活,幻想用伪装的身份获得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连缀成命运轨迹的节点。

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太入戏,诱惑越多越要勇于反省自我,知道适可而止。如果你觉得自己永远正确,枪声可能就在下一秒响起。

音准可以调节,可人性呢?


欣赏:《全金属外壳》和《辛德勒名单》片段

思考:

同样都是战争题材的电影,为何《全金属外壳》战场画面平稳流畅,而《辛德勒名单》的战场画面晃动如此厉害?这两种不同的拍摄手法各有什么意义?

第一章 摄影造型

内容提要:

影视摄影是运用摄影机、镜头把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记录下来的过程。影视摄影基于视觉暂留原理,通过摄影机内部的间歇机构将连续的运动分解为一系列的静止画面,再通过放映机或电视将这一系列静止影像连续呈现出来,从而再现运动的幻觉。摄影机记录的影像形状、体积、颜色、质地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与人眼所见的现实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使得影视摄影成为人们记录和再现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摄影机记录的影像又在很多方面与人眼的视觉感受存在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为创作者提供了主观选择和表现的空间,从而使影视摄影摆脱对客观世界的机械复制而成为一门造型艺术。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其中焦距、构图、景别、角度这些摄影造型的元素,是进一步精通影视艺术语言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练掌握每种元素的造型特点,结合具体的作品片断,深入思考他们在作品中的功能作用。


概述

在电影摄制组中,除了导演,另外一个核心人物非摄影师莫属。导演将被拍摄的内容电影化,摄影师调动摄影机把影像记录下来。然而电影并不存在于胶片、硬盘这些记录载体上,“电影存在于观众于银幕间的空间之中”(让?雅克?戈达尔),银幕借二维的平面展现了一个三维的世界。为了建构立体银幕形象,给观众提供一个最佳的观看角度,优秀的摄影师总是试图摆脱银幕的边框限制,通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制造深度感。可以说拍摄工作是摄影师和画框的“较量”。

影视艺术的核心就是用镜头创造性的捕捉现实的活动,毕竟“一部作品归根到底取决于影像各方面的质量,如果原来的影像很平庸,那么即使把出色的剪辑、卓越的音乐和巧妙的特技效果加在一起,对影片也无济于事。” 摄影机的镜头和人的眼睛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运用透镜原理光学成像,被拍摄和被观察的物体的形状、体积、明暗、颜色以及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都被反映在胶片和视网膜上。镜头和眼睛又有不同之处,选用的镜头不同,拍摄下来的影像可能和我们看到的不一致,尤其是在透视关系上——近大远小可能会被夸大,也可能会被缩小,这取决于镜头焦距的大小。

焦距的英文是Focal Length,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焦平面(胶片或者感光单元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它是摄影镜头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毫米,长的可达上千毫米。不同的焦距会对影像产生影响,比如不同焦距的镜头,安装在同一架摄影机上,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焦距越长,该物体的影像就越大,焦距越短,该物体的影像越小。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焦距的镜头还会影响影像的透视关系,焦距长短与摄影造型密切相关。 


1.jpg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概括地说,构图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对于摄影师来讲,构图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构思阶段,在分镜头剧本创作和勘景时期形成并逐渐成熟,它是一个立意的过程,包括选择恰当的形象,如何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情绪氛围等,本质上是客观现实和创作要求互动的一个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实现的阶段,通过场景的安排、摄影机和演员的调度把摄影师头脑中的创作形象定型成具体可感的银幕形象,完成从思维到实践的转换。


在观看一部影片时,我们发现有时候人物离我们很近,一张脸几乎充满整个银幕。有时候又离我们很远,几乎融入到无尽的自然场景中无法辨别。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摄影机实际上在“强迫”我们看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近取其神,远取其势”,在摄影中,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景别。

   电影诞生之初,大量创作上的“语法”有待发明,摄影师还不可能想到转换机位、停机再拍等技巧,当然也就没有镜头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师鲍特丰富了剪辑的手法,影片才开始产生了真正意义的多镜头组接。要保证镜头之间的流畅衔接,必须考虑景别和角度的区别,电影摄影逐渐摆脱了“乐队指挥”式的定点拍摄,结合角色和摄影机的调度、焦距的变化,进而实现了景别的多样化。

   如果以人为拍摄对象,一般按照摄影机镜头框选的身体范围为标准,来确定景别的类型。从小到大依次为头部以上为特写、胸部以上为近景、上半身为中景、整体为全景,如果人物处身于广袤的环境中即为远景,综合起来一般称之为远、全、中、近、特五种基本景别。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景别变换,电影超越了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简单再现,升华了观众对生命情感的体验。 


“电影作为艺术而出现,是从导演们想到在同一场面中挪动摄影机开始的。”   一部好莱坞电影平均有2000个镜头,角度变化丰富。电影画面角度的丰富性,正是电影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因素。

角度的选择取决于两个因素——表现和塑造:

一是被拍摄对象自身的形象特征,只有采用最有表现力的角度才能充分展示它的本质特点;

二是剧情的要求,最终追求的是通过角度设计把被拍摄对象塑造成所需要的银幕形象。


运动

本节重点

1.摄影机基本运动方式的综合运用

2.运动镜头的艺术表现

3.新技术的运动造型特点

内容提要

运动是电影的生命,电影中的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影机的运动、二是主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包括 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方式,综合运用这五种基本运动方式可以产生更丰富的运动效果,比如推、拉镜头和升降镜头的综合运用,甚至是对两种反方向运动方式的反复使用,能创造性地在镜头的运动和人物心理的运动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创造性地使用运动镜头,能够丰富影片的造型语言。本章分析的重点运动镜头的艺术表现。

光线

本节重点

1.电影中的光线控制有三个基本的控制因素

2.三大光效体系

3.色彩的象征性

4.电影中对色彩的非常规处理

内容提要 

电影是一门“用光线书写”的艺术。影片中光线的运用,从技术上看主要是完成胶片的曝光,正确纪录影像。深层意义上,光线的设计控制着画面的光比,即画面的亮度水平和反差关系,形成不同的影调,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进而决定整个影片的视觉风格基调。

电影中的光线首先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艺术的问题。电影中的光线控制有三个基本的控制因素:光线的质量、方向和强度。根据光线的造型特点,光线还可以分为主光、副光、辅助光等五大光。对光线的不同处理形成了三种光效体系,每一种光效体系都有各自的造型特点。本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将从光线的技术要素讲起,和大家一同分析不同风格的电影对光线效果的处理。 

概述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电影是一门“用光线书写”的艺术。影片中光线的运用,从技术上看主要是完成胶片的曝光,正确纪录影像。深层意义上,光线的设计控制着画面的光比,即画面的亮度水平和反差关系,形成不同的影调,表现出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艺术气氛,进而决定整个影片的视觉风格基调。

光线还影响着影片的色调,辅助画面构图。如果一部影片的光线设计不鲜明,将会影响影片的叙事风格、审美情趣。对光线的把握,来自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光的感受和感觉程度,来自人们对光线造型和造型元素的品味程度和形象思维的理解程度。从对戏剧“三点照明”光效的借鉴,到利用自然光对自然光效的追求,布光方法的改变反映了观众与影片审美关系的不断调整和重新确认。合理的布光更能充分的获得观众对影片的认同,加深其介入影片的程度。

现代电影中充满的个人品味与视觉风格的极致处理。光线感觉超越生活的原始状态,进入到一个感觉真实、视觉真实的层面。在影像的视觉风格及影像形态上,对光线的“真实再现”的传统风格的反叛,不仅使影像的形式更具美学价值,而且还为电影增强了表情表意的能力。 

本章将从光线的技术要素讲起,和大家一同分析不同风格的电影对光线效果的处理。

实例分析


一、逆光和岩井美学
取材自自己生活的年代,融进村上春树的情怀,以市川昆的角度去描摹女性的点滴,一种崭新的多重感官体验出现了。
“你的电影是逆光调呀......”巨匠市川昆一语道破岩井电影美学的实质。从摄影角度来看,所谓逆光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正常摄影的技法,因为它所描绘的最终成品并不是人眼正常情况下能识别的。一般来说,逆光摄影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剪影,因为往往背景曝光级数高于前景,往往正常背景曝光,而缺少光线的前景就会漆黑一片。而正常的肉眼观察是看不见这一现象的,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保证注视区域的亮度信息。而岩井所使用的逆光技巧,是在此基础上延伸,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这个是接近肉眼观察的效果,而且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状况。因为一般电影会在电影布光上下很大功夫,通过4到5个角度的光线,塑造起在美术上十分正确的人物形象,但也因此丧失了真实性。而逆光,可以很好的充当主光源,同时淡化背景因素,突出演员的存在,而真实性也大大增强。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不矫揉造作又体现淳朴的美感,岩井的电影普遍存在这种倾向。
逆光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手段,这个体现在岩井大部分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上,主人公往往都是有些自闭倾向,不多言,胆怯的应付周遭的事物,但是内心中却充满了激情。渡边博子是这样,凤蝶(《燕尾蝶》)是这样,莲见雄一(《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也是这样。那种激情,化为闪烁的眼神光,在逆光的暗部闪烁。就岩井俊二自己来说,设置这样的人物,和自己的个性是紧密相关的,自己上学时就和女藤井树一样做过图书委员,和莲见一样,加入过剑道社团,同样害羞,内敛的他,有了喜欢的女生,甚至会故意装作讨厌她,不理睬她(男藤井树就是这样)......所以说,其电影正是反映了真实的岩井俊二自身的存在,他把自己幻化成不同的分身,出现在了自己不同的电影中。所以说,逆光是岩井个人特质的一个外化表现,也是其所谓“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岩井的生活化,和纪录片式的真实,更和阿巴斯,贾樟柯之类的真实完全不同,他的生活化的着眼点全部落在人们忽略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生活化的场景,不依赖于角色的物质需求,全部是散文化,童话化的精神流动,他着眼于那很多时候转瞬即逝的心中的小小的悸动,那种一般人只是想想就算,而不会着手去做的悸动。记忆沟壑中的闪光的片段被岩井一一挖掘。
其实将其摄影风格总结为专业词汇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逆光,浅景深,跟拍,多机位。 对于一个传统摄影师来说,过去这些大多都是不正常的手法,首先,逆光对人的表现大多时是一种朦胧,消极的表现,而浅景深和跟拍用在一起对于摄影师来说基本就是自杀行为,大幅加重了焦点调整的负担。多机位,在黑泽明活跃时代可谓是大场面利器,但是在表现小环境人物对话都极尽剪辑手段,可谓是“用料十足”。就是这样非正常的手法,构建了日后的岩井美学风格,引无数人学习与实践。
二、《教父》开篇暗调塑造人物
《教父》的摄影师是戈登?威利斯,他对全片风格基调的把握十分准确,在人物刻画、场面交代和时代感再现上都有神来之笔。全片的第一组镜头很好的体现了这位摄影师对全片的理解,为全片的摄影风格确定了基调。教父维托?科里昂第一次露面时,整个背景几乎全部笼罩在黑暗中。后景的窗帘被处理得很虚,但是仍然能看到微弱的光线透过。教父的脸庞轮廓明显,但是他的眼睛被阴影遮住。他的衣服也是黑色的,几乎和背景融为一体。威利斯曾说导演要求这部影片“像戏剧性电影一样,演员在固定的画面中进进出出,镜头尽量朴实,像老电影那样。”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气氛和一种莫名的忧郁,这种影调处理对伦勃朗绘画风格的借鉴十分明显,而这种风格与整部影片的怀旧与朴实的气息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影像的处理上,威利斯采用曝光不足的影响,风格比较暗淡。他从马龙?白兰度的头上打光,在他的眼袋下制造出阴影,效果就像帕索里尼的《乞丐》中的佛朗哥?西苏德的眼睛一样。也难怪这一组画面看起来有一点粗糙的感觉,因为光线的暗淡让观众看不到教父的眼睛,同时这种光线也表示焦距会变短,使得演员的表演动作受到局限,迫使他们转向内心世界发展。这种表现手法很好的突出了教父的心理状态,把“老头子”的阴险、老辣表现到了极致,也呼应了那句:在巨大的财富背后,都隐藏着罪恶,使观众一见之下就对角色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相关片例

《第七封印》、《魔术师》、《北非谍影》、《猎鹿人》、《红高粱》、《黄土地》、《现代启示录》、《末代皇帝》、《花样年华》、《春光乍泄》、《现代启示录》、《我的父亲母亲》、《最后一班地铁》、《花火》、《飞越疯人院》、《辛德勒名单》

色彩(色彩色调)

内容提要:

1935年电影完成了他的第二次技术革新,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公映,再还原物质世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黑白到彩色,正确的还原色彩最初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事情的发展远不止这么简单。电影对色彩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客观的自然还原到主观选择处理的过程。本章第三节分析影片色彩运用的策略,包括色彩的准确还原、色彩的象征性和运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

概述:

1935年电影完成了他第二次技术革新,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公映,再还原物质世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早在此之前,电影的先辈们就不断进行着各种试验,格利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最早的版本是印在染色的胶片上,爱森斯坦更进一步,直接把《战舰波将金号》中起义军舰的旗帜染成了红色。从黑白到彩色,正确的还原色彩最初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事情的发展远不止这么简单。)之后几十年电影对色彩的运用经历了从客观的自然还原到主观选择处理的过程。
影视色彩是视听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叙事、抒情、表意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创作角度讲,作品色彩设计是依据剧本的内在要求,对全片的总体色彩结构、色彩基调、人物化妆服装色彩,空间环境色调特征、场景空间色彩构成,特殊景观色彩气氛,镜头画面之间的色彩对接与转换等的处理。一般来说,影视作品的色彩讲求影片总体色调的统一与完整,追求色彩意境的韵味和美感。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将人物之情、景物之魂融为一体,刻画人物性格、强化矛盾冲突、丰富叙事内涵。
不同的类型的影片在设计影片总体色彩结构时采取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也就是讲究不同的色彩构成。《红高粱》强调主题色彩构成,以不同场景中的红色,形成红色系列,构成全片的红色主题。《双旗镇刀客》突出“素描”式色彩构成,以“双旗镇”灰土黄色为主调统领全片色彩,构成色彩较为单一的和谐之美。美国的西部片也多属此类色彩构成方法。库布里克的《闪灵》以男主人公的情态、精神变化为依据,全片形成从写实到写意逐步演变的渐变式色彩构成方式,突出人物精神分裂的过程。黑泽明的《乱》讲求对立色彩构成,像势均力敌的两类或多类人物群体和空间环境色彩的并置,构成平行时空的色彩对立,形成色彩冷暖、明暗的强烈对比,彰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梦幻色彩构成是一种非现实人物与时空的色彩构成,或现实与非现实相结合的色彩构成。《指环王》三部曲、《后天》等影片的时空和人物的色彩配置多为美术师的主观虚构和再造的“现实”,色彩构成多为虚幻想象。……
不同的导演又有自己的色彩偏好,王家卫的拉丁文化底蕴,体现在他的影片中,红色和蓝色比较突出。张艺谋的影片充满红色意象,构成导演对封建秩序与文化的视觉传达。红高粱、红盖头、红灯笼、红花轿。阿尔莫多瓦的影片色彩鲜艳奔放。……P55《高跟鞋》、《我的神秘花》《活色生香》、《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他的电影中最常出现的角色通常是妓女、同性恋、变态狂、异装癖,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喜欢用艳俗、轻佻的色彩装饰自己的生活。大面积的色块分割、强烈的色彩对比、疯狂的饱和色度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放纵的缤纷色彩赋予了阿氏影片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然而导演自己却将他对明亮色彩的过度迷恋归结为一种“复仇”:那是一种对他出生地拉曼切的朴素文化的复仇,同时也是对母亲一生只能穿黑色衣服的复仇。因为西班牙的文化是纯巴洛克式的,而阿尔莫多瓦的童年却始终远离这种主流文化的缤纷色彩,母亲从三岁他外祖父去世开始便只能穿黑色的衣服,这给阿尔莫多瓦带来了极大的震惊。他认为母亲是残酷的传统的牺牲品。而六十年代兴起的“波普”文化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色彩”革命,当时正是阿尔莫多瓦的成长年代,被压抑许久的对色彩的渴望仿佛一刹那便如火山喷发般迸发出来。佛朗哥时期的过度压抑也是造成他色彩放纵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西班牙正处于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阶段,人们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极度迷茫。阿尔莫多瓦用恣意放纵的色彩打开了一个绚烂无比的全新世界,作为一位民族精神的缔造者,他被压抑了四十年的地中海自由精神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不同的历史阶段、地域也会影响影片的色彩倾向……正确还原色彩是电影永远的技术追求,但正确并不一定准确。不同的人对色彩的感受性不尽相同,同一时代的人对不同时代的色彩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拯救大兵瑞恩》中战争场面接近黑白的淡色彩的处理更接近人们对二战的记忆或者说是印象。对电影艺术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的表象真实是不可复原与重现的,当电影试图去复原一个时代的历史表象时,一个较为巧妙的方式是去模拟或复原那一时代主流艺术的媒介特征。同样是以二战为背景的《最后一班地铁》,视觉风格模拟的则是纳粹统治时期欧洲电影中的温软色调。

1.jpg

1980年拍摄的《最后一班地铁》,讲述的是二战期间巴黎的一个剧团生存故事。40年代,巴黎居民家中的灯泡瓦数很低,灯丝很长,发出昏黄的光线。出于军事防御原因,德国占领时期的巴黎街头的路灯都漆成了暗蓝色。本片的摄影师阿尔芒都在视觉效果上成功的还原了这段历史,他将场景中的路灯也涂上蓝色,这样夜景的画面总是带着幽幽的蓝色调。由于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剧院和地窖里,深褐色的墙壁上壁灯和昏黄的台灯配合暗调的服装设计,以及摄影的低调用光,制造出阴暗、潮湿、窒息的气氛。同时在胶片的选择上,阿尔芒都放弃了色彩表现饱和艳丽的柯达胶片,选择了日本产的富士,它更接近于二战时期欧洲的阿克发胶片。
如何理解色彩,分析影视作品运用色彩的特色?本章将从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情感和色彩构成三个方面加以剖析

思考练习

问:平面摄影和电影摄影构图的异同?

答:在平面摄影中,摄影构图是被摄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其中包括光、影、明暗、线条、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合关系,构成视觉形象。构图处理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为此要正确选择和确立主体的位置,合理处理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善于选择拍摄方向与拍摄高度,确定画面范围,确切配置形、光、色、影调、线条等造型因素。最终获得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画面。

而电影画面构图把动态与静态的被摄对象按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电影画面构图随四种情况而变化:

(1) 对象和摄影机均固定不动;

(2) 机位固定,对象运动;

(3) 对象固定,摄影机移动(推、拉、摇、移、变焦等);

(4) 对象和摄影机均运动。


问:试分析电影摄影角度的功能?

答:(1) 角度的表意功能。一般来说,平拍角度、正面角度是人眼观察事物常用的角度,符合日常生活习惯,因而这些角度显得中立客观,不带感情色彩。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便于展现人物行为空间的日常性与真实性,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特色。而俯拍角度、仰拍角度的情绪色彩比较浓烈,表意的功能更为明显。

(2) 运用角度的变化,揭示人物关系和人物心里情感的发展变化。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