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刚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修改推特认证:美国当选总统。
此前据美国媒体7日测算,拜登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
解局:拜登时代,中美关系将会去向何方?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白云怡李司坤】据美联社、CNN、BBC等主流媒体8日报道,拜登在赢下宾夕法尼亚州后,已获得胜选所需的超过270张选举人票,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随后,拜登在推特上发文表示,感谢美国选择他作为领导人,这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无论此前人们有没有把选票投给他,他都将会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总统。
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将去向何处?和特朗普时代相比,会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多名专家,从五大领域全面分析,以尝试勾勒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概貌。
拜登政府会坚持“对华接触”还是“中美脱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上台可能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喘息期”。
他认为,目前中美的摩擦和对立已遍及所有领域,并处在“快速恶性循环”的轨道上,整体表现为三个特征:战略互信的摧毁,高层政治互动几乎停摆,没有任何实质合作。拜登上台,至少中美可在后两方面有所突破。
“预计中美会在疫苗、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恢复较为务实的建设性合作,一些此前停摆的对话和联络机制也有望恢复。但战略互信的重建,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信强分析称。
不过,总统的更换或许不会改变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总体方向。“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都将或多或少维持现状”,美国CNBC近日援引白宫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威廉姆斯的话这样预测称。
“对中国强硬是使美国这个两极分化的国家团结起来的原因。我们在政治上是两极化的,但在中国问题上,我们不存在两极化”,威廉姆斯说,但与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的政策可能更稳健,更具可预测性。“你不会在半夜发推文宣布关税之类的事情,但总体轨迹将大致相同。”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国际政治系主任达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拜登的对华政策不会简单地回到2016年“奥巴马时代”,因为过去四年间,中美关系和世界都已发生巨大改变,两国精英和民众对对方的看法也几乎彻底重塑。
“拜登对中国政策的调整,势必将建立在特朗普时代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对华政策的彻底改变,可能正是特朗普政府留给美国最大的政治遗产。”达巍认为。
他表示,“对华接触政策”需要调整已渐成美国朝野的共识,拜登上台也难改两国走向竞争与对抗的大趋势,问题是他将出台怎样的替代性政策框架尚不清楚。“不过,竞争并不意味着脱钩。我不认为拜登政府会赞成对华全面脱钩战略。”
贸易战是否还会继续?对华关税会取消么?
据CNBC报道,瑞士隆奥银行分析师的报告认为,拜登的胜利可以减少一些交易的不确定性。“拜登或将对双边贸易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即使在其他领域内,他的团队可能表现出和特朗普政府一样的对华鹰派态度。”不过,该银行的分析师们称,他们并未假定拜登会自动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信强预测,两国政府或将首先重新评估此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协议部分内容不排除因现实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进而再在第一阶段协议的基础上继续谈判。“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其实是拜登继续谈判的‘好筹码’,他不大可能会主动取消。”
他同时指出,民主党背后有劳工群体存在,一直比共和党相对更倾向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是共和党中的“另类”。因此,信强预测,在日用品等美国老百姓受损失较大的领域,对华关税或许先有放松,但其他领域则需要更艰难和长期的谈判。
路透社10月的一篇独家报道曾援引拜登两名高级顾问的话称,拜登若当选,在对华关税作出决定前,将先与美国主要盟友磋商,以寻求“集体影响力”来应对中国。两名顾问称,这么做是为避免重复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的错误,该议程曾惹恼多个美国关键盟友。另据《华盛顿邮报》更早前援引拜登助手的话称,他将“重新评估对华关税”,但尚未就此作出最终决定。
另一个在贸易领域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是否有可能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贸易协定”(TPP)?TPP是奥巴马主政时期的经贸主张,普遍认为对中国将造成巨大压力,然而该协定却一直未获美国会批准通过。特朗普上任后,于2017年正式宣布退出TPP,剩下11国在2018年3月另行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
对此,达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有重返CPTPP的可能性,但难度很大,该协定在国会或将面临两党反对,因加入自由贸易安排在美国社会已日益“政治不正确”。此外,重返CPTPP还需和现有成员国谈判,技术上需要时间。
中美在台湾海峡“擦枪走火”的危险上升还是下降?
美国克里斯托弗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孙太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希望提升美台关系,这也是白宫和参众两院的共同立场。
不过,拜登的外交顾问、未来拜登政府中国务卿一职的有力竞逐者安东尼·布林肯今年5月曾对媒体称,他将采取一种“平衡战略”来处理两岸关系。这种策略不会像特朗普所追求的那样“亲台湾”,但有助于在台湾海峡营造更安全稳定的环境。他称美国不会试图通过越过“红线”来挑衅中国,这可反过来减少北京军事打击台湾的可能性。
“特朗普在对台政策上的‘好处’是:他不会为台湾冒与中国开战的风险。但是,他做事莽撞,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缺乏认识,有引发意外风险的可能。”信强认为,拜登在台湾事务上料会更谨慎克制,尽管对台军售和支持台湾有更大国际空间的努力还会继续,但他对这一问题的危险性和“红线”有清晰认知,两国在台湾海峡“擦枪走火”的概率会降低。
信强预料,拜登政府不会太超出美国对台传统政策范围,在其任期内推动对台“战略清晰化”的可能性很小。
对华为、TikTok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会松动还是加剧?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6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如果拜登选前的政治言论转化为选后对中国科技的实际行动,那美国与中国的科技脱钩将会加剧。
该评论称,拜登曾公开明确在该领域表达过对中国的不满,称“中国政府和其他由国家主导的行为体正在攻击美国的创造力”,并称会对中国企业实施新的制裁。他还曾表态称,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凌乱而无效的”,而他将采取“协调并有效的策略”。
达巍认为,拜登上台后,美国在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不会放松,但“脱钩”的范围有望缩小,因为特朗普现在将“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的范围设置的过于广大,且不切实际。
“比如对TikTok和Wechat这种没有不可调和矛盾的企业,禁令有可能取消。但华为在很多领域都牵涉到中美间无法调和的核心竞争,情况就要更复杂。我预计美国在对华为的芯片出售上会有一定松动,但在5G建设领域的政策,恐怕很难有所改变。”他对《环球时报》称。
而信强则认为,在一些非关键技术领域,拜登不会像特朗普一样“死缠烂打”,但在航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拜登和特朗普不会有本质区别。“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部分脱钩,已是必然”。
拜登会继续出台更多对港制裁措施吗?
“特朗普此前制裁香港官员、终止香港特殊贸易地位的举措不太可能被撤销,即使拜登当选总统。”香港《南华早报》6日援引观察人士的话称,拜登预计将继续在技术、经济等领域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但他不太可能把香港当作“棋子”,而更倾向于在中美争斗中回归传统外交。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在特朗普现有的制裁措施上“没有太多回旋余地”,但他不认为拜登会在现有措施基础上对香港采取进一步行动。
《南华早报》援引国际关系分析师袁敏昌的话称,黎智英旗下的《苹果日报》与一则诋毁拜登的阴谋论有关的事情,可能会降低拜登未来支持香港抗议活动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拜登会对中国“更软”。而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让-皮埃尔·卡贝斯坦教授则认为,对于拜登而言,最大困难在于能否找到“既能对香港和北京施压、又能保护不愿意离开中国的美国企业利益的策略”。
未来70天权力过渡期,美国是否会出现对华政策“最后的疯狂”?
从此刻到明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还有70余天,在此期间,中美关系将面临哪些风险?此前有分析认为,如若特朗普败选,不排除他会在对华关系上表现出“最后的疯狂”。
达巍对《环球时报》表示,从逻辑上来说,特朗普会利用在任上的最后两个月,固化自己任期内的各项政策,防止未来其被拜登政府逆转,其中也包括对华政策,因此蓬佩奥等官员很可能将利用这段“最后的机会”继续破坏中美关系。
《南华早报》7日分析认为,在1月份的就职典礼之前,中美在台湾、南海等问题上的紧张局势可能加剧,特朗普政府或将继续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与中国对抗的努力。不过,如特朗普将注意力紧密放在美国内的选举斗争和法律诉讼上,则会降低发生重大危机的风险。
对于这一局面,中国将如何应对?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近期对美外交风格已十分清晰,即“不与美走向全面对抗,但施压一定会迎来反制”。他表示,中国此前对美制裁的几轮反制措施已释出明确信号:中国会依照自己的利益和节奏决定对美政策,而不会因美国内议程而改变。
约瑟夫·拜登
(来源:百度)
成长经历
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日渐穷困潦倒的中产家庭出生,是家里大儿子。
拜登10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特拉华州克莱蒙特,住在纽卡斯尔县。1961年,拜登高中毕业。 1965年,在特拉华大学学习的拜登选修了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双学位。1966年,还在法学院时,娶了内利亚·亨特。有三个孩子:约瑟夫·R·“宝”·拜登三世,罗伯特·亨特和内奥米。 1968年,继续在雪城大学法学院修习法律博士学位,在1969年获许进入特拉华律师会。
政治生涯
1969年,进入法律界,并很快入选纽卡斯尔县县议会,1970年至1972年在此工作。
1970年,他作为一名注册独立派人士,却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地政府公职竞选,并顺利当选,从此踏入政界。两年后,年仅29岁的拜登首次当选联邦参议员,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之一。
1973年1月3日上任,时年30岁,是美国历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轻的参议员。30岁以极小的年龄成为美国参议员,并且非常顺利的赢得了之后的连任。1972年被选举至美国参议院后不久,妻子和当时还是婴儿的女儿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两个年轻的儿子也受了重伤,拜登在他们的病床旁做了就职宣誓。 1974年,拜登这位新上任的参议员就被当时的时代杂志评为“200个未来有所作为的新面孔”。
1975年,拜登进入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1978年,战胜詹姆斯 H.巴克斯特,竞选连任成功。
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在一起 1984年,战胜约翰 M.巴瑞斯,竞选连任成功。 1987年-1994年,出任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 。
1988年,竞选美国总统,因被揭发抄袭英国工党时任党魁金诺克的演说而被迫退选 。
1988年2月,接受了颈痛的治疗,有7个月没能到参议院工作。
1990年战胜M.简布雷迪,竞选连任成功;1996.2002年两次胜过雷蒙德 J.克莱特沃斯,其支持率通常高过60%。
2001年,出任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 。
2004年,担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首席外交顾问。
2007年1月30日,拜登向联邦选举委员会备案,正式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2008年1月4日,在艾奥瓦州宣布退出总统竞选。
2008年6月22日,拜登在NBC节目中Meet the Press表示接受副总统提名。
2008年8月27日,美国特拉华州参议员乔·拜登在科罗拉多州丹佛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成为副总统候选人。
2009年1月6日,美国参议员、当选副总统拜登宣誓连任特拉华州联邦参议员,但他将在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副总统前辞去参议员职务 。
2013年1月20日,拜登在美国第一位拉美裔女大法官索托马约尔的主持和带领下,正式宣誓就任美国副总统。
2015年,因儿子博·拜登患脑瘤去世,导致他还没准备好宣布他是否可以全心全意再次角逐总统大选。 2015年10月21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白宫玫瑰园召开发布会,宣布不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
2017年1月12日,奥巴马总统授予拜登总统自由勋章。
2017年11月14日,他的新作《答应我,父亲:充满希望、艰辛和使命感的一年》(Promise Me,Dad:A Year of Hope,Hardship and Purpose)正式发行,他也踏上了为期两个月的全美巡回宣传旅程。
竞选总统
2019年2月14日,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报道,熟悉拜登计划的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拜登几乎肯定会参加2020年的美国总统竞选。
2019年4月25日,拜登宣布参选2020美国总统。
2020年1月1日,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正在竞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表示不排除选择一名共和党人做大选搭档的可能性。
2020年3月,拜登在密歇根以77000票的领先优势,获得了44%的票数,且势头依旧。在上周的“超级星期二”中拜登成功逆转,领先仅剩下的民主党总统初选竞争者桑德斯。
2020年4月13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表示将支持他参加2020美国总统大选。 4月14日,前总统奥巴马发声力挺拜登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 4月15日,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公开支持拜登。 2020年6月5日,乔·拜登在民主党总统初选中赢得全国大会所需的过半党代表票数,正式获得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 。
美东时间2020年8月18日晚,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其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2020年8月20日晚,拜登正式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2020年11月5日早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仍未揭晓。截至美东时间5日7时(北京时间5日20时),拜登已赢得此前选情落后的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共26张选举人票,并在拥有6张选举人票的内华达州保持领先。
2020年11月8日凌晨(美国时间11月7日),据美国媒体测算,拜登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
第110届国会拜登曾任职在美国第110届国会的下列委员会: 美利坚合众国国参议院人权与法律分委员;美国参议院移民、边境安全与难民分委员会;
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
美国参议院反托拉斯、竞争政策与消费者权利分委员会;
美国参议院犯罪与毒品分委员会主席;
美国参议院恐怖主义、技术与国土安全分委员;
美国参议院国际麻醉品管制小组会议联合主席;
美国国会的规矩是:哪个党占多数,哪个党的议员就担任各委员会的主席职务。
外交方面
约瑟夫·拜登 拜登在美国的外交舞台非常活跃,很多国际重大事件均能看到他的身影。作为中东问题专家,拜登对里根总统就职期间所发生的“伊朗门”事件进行过严厉的批评,在卡特总统任职期间他被派往前苏联与柯西金。(Kosygen)和勃列日涅夫(Brezhnev)进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他也曾援助波斯尼亚人反抗米洛舍维奇(Milosevic)的斗争。 对于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战向来抱批评态度,多次对新保守主义的中坚力量如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副总统切尼(Dick Cheney)等人的行为表示反对,认为“严重低估了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的不坦率和无能”。拜登的这些言行并非是纸上谈兵,因为他曾亲身去往伊拉克、阿富汗等遭受战火摧残的地区,战争的残酷性使 他认识到长此以往美国将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宣誓就任副总统 奥巴马和拜登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对外政策问题上有过分歧。拜登曾投票支持参议院授权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最后决议,而奥巴马(当时还不是联邦参议员)公开反对这项决议。不过,拜登在投票支持这项最后决议之前,曾推动过一项决议案,主张只有在竭尽一切外交方式后才能授权军事行动。拜登是在这项决议案遭到否决后投票支持战争授权决议的。但是,他也投票否决了一项要求布什政府在出兵伊拉克前需获得进一步授权的修正案。2005年,拜登表示他在伊拉克问题上投出的一票是“一个错误”。在奥巴马选定拜登为竞选伙伴后,两人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共同参加集会,奥巴马称拜登是“批评布什·麦凯恩对外政策的有力声音,也是一位将对恐怖主义分子主动出击并以负责任的方式结束伊拉克战争的新路线的倡导者。” 奥巴马和拜登 拜登自加入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以来走访世界各地,不仅与很多外国领导人、而且与他们的副手和高级助理以及很多反对派领导人建立了熟悉的关系。参与解决过的重大问题包括军备控制、核不扩散、北约扩展、超级大国对立以及美国同第三世界的关系等。一直坚定倡导全球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Global AIDS Initiative),并且是一位率先支持通过国际努力控制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人士。(拜登在20年前第一次起草了气候控制法案)。 对自由贸易协定通常给予支持。这位资深参议员对非洲事务尤为关心。很早便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行抨击。在达尔富尔,他一直敦促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制止流血冲突。 大多数观察人士认为,拜登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在1990年代为解决巴尔干半岛冲突所作的努力。被视为一位敦促克林顿政府对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sevic)采取行动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斯普林菲尔德的集会上,奥巴马称赞拜登“帮助制定了使巴尔干半岛结束杀戮的政策”。具体而言,曾敦促采取干预手段来制止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的种族清洗。后来支持北约采取轰炸行动,迫使塞尔维亚军队撤出科索沃。
政策思想
约瑟夫·拜登 拜登成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后表示:外交关系委员会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反弹道导弹条约、地球变暖、艾滋病以及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战略利益等重要问题。针对布什总统上任以来提出的一些对外政策,拜登表示:他要在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一系列的听证会,对美国面临的这些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美国人民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挑战。事实上,拜登这一举动就是要表明他对白宫的态度。那就是:在外交领域里,白宫不能单独决定美国的对外政策;参议院要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内政政策
核武器:1997年,带头推动参院批准《防化学武器公约》,并支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1999年,试图推动参院通过《全面核禁试条约》,但没有成功。
社会管理:1994年,带领国会起草了控制暴力犯罪法。根据这部法律,超过10万的警察走上街头巡逻,大大降低了美国街头刑事案件的发生。拜登还受到许多女性的赞同,而在希拉里退出竞选后,奥巴马选择他作为竞选搭档,不能不说也是为了争取即将流失的女性选民。
对华政策
约瑟夫·拜登 拜登对2001年布什上台伊始对华持强硬态度表示不满,认为积极沟通和协调才是解决中美分歧的关键。他认为:布什政府应该继续美国历届政府过去在台湾海峡问题上的立场。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地持模糊不清的态度,也就是说,美国要警告中国不要向台湾发动军事进攻,美国要警告中国,如果发动进攻,美国“可能”会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但同时美国也不要向台湾做出“如果中国进攻,美国一定会出兵保护”的承诺。所以,拜登对布什总统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很不欣赏。 他同时强调必须推动中国遵循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国际准则,以及巩固现有联盟以提防中国异常地侵犯美国及其盟国的根本利益。反对把中国视为敌人,也不以中国为盟友,而是认识到中美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共同利益。他认为能源及环境是对华关系的两个特别重要的领域。 作为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在2007年要求议会研究服务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全面研究中国在亚非拉正在增长的软势力, 在2008年主持了参议院“全球化时代的美中关系”听证会,对中国的国情及外交有较一般美国政治家更广泛,深入的认识及思考。 2012年与奥巴马合影 2019年6月在艾奥瓦州的一场竞选演讲中,拜登突然改口对中国示强,与拜登5月称“中国不是美国竞争对手”的表态迥然不同。“我们正在和中国竞争,我们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他们对我们是严峻的挑战,在某些领域是真正的威胁”,他还批评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正在恶化这种挑战”。
在1979年,2001年和2011年,拜登曾经三度访问中国。
2001年8月,拜登在访问中国期间与时任总理朱镕基举行会谈时强调,美国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关系极为重要,美国政府应继续与中国进行接触,努力发展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应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邀请,拜登2011年8月17日傍晚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时任总理温家宝分别会见拜登。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为拜登举行欢迎仪式并举行会谈,还陪同拜登前往四川绵阳进行访问。2011年8月21日,拜登访问四川大学并发表演讲,强调中国数十年来已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的持续繁荣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有利。
家庭
拜登和家人在一起 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出生,是四个兄弟姐妹里的老大,也是爱尔兰天主教的后代。乔有两个弟弟,詹姆斯·布莱恩·拜登,和弗朗西斯·W·拜登,与一个妹妹瓦莱里·欧文斯(娘家姓拜登)。
第一段婚姻
拜登大学时期在巴哈马遇见了一个纽约州的女孩——娜丽亚·亨特,二人一见钟情。拜登毕业后便考取了亨特就读的雪城大学,二人随后成婚。1972年12月18日,亨特带着3个孩子出门采购装饰圣诞树的物品。当车行至十字路口时,遭遇车祸,亨特与年仅1岁的小女儿当场丧生,两个小儿子受伤送医。
拜登家族2015年5月30日发表声明,宣布拜登的大儿子、特拉华州前总检察长博·拜登因患脑瘤去世,终年46岁。2003年,博·拜登加入特拉华州国民警卫队,成为部队律师。2008年,他被派往伊拉克。2010年博·拜登轻度中风。随后,他在得克萨斯州接受治疗。2013年,他曾接受一次脑部小型手术。最近数周,他的身体状况再次恶化。5月20日,他被送往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接受治疗。关于博·拜登去世事宜,奥巴马发表声明说:“和他的父亲一样,博·拜登是一个好人,非常慷慨。他是虔诚的教徒,值得信赖。他影响了接触过的每个人,并将活在这些人心中。”
第二段婚姻
拜登与第二任妻子吉尔·拜登(Jill Biden)1977年结婚,两人1975年在一次相亲活动中相识,当时拜登已经是参议员,而吉尔依然在上大学。
拜登是“一位植根于中产阶层的外交专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评) 拜登既不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那样“老谋深算”,恨不得要操控总统的外交政策,也不像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当副总统的目的是今后要当总统。拜登既不想当总统,也不愿意越俎代庖,同时,这个人又比较善于处理外交事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评) 拜登是一个正直的人,但过去40年里,他在几乎所有重大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上都判断失误。(曾与拜登共事的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评)
不当言论
约瑟夫·拜登 拜登素来以“大嘴”著称,2013年5月13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称中国是不能“另类思考”或“自由呼吸”的国度,引起在场中国学生的不满。该校中国学生已经起草一封信,要求拜登做出正式道歉。到22日为止已有343人签名,信件将先被呈递给该校校长,然后转交到拜登办公室。 2014年10月2日,拜登在哈佛大学出席活动,就外交政策、自由贸易、埃博拉等话题发表演讲。然而,当一名自称学生会副主席的学生向其提问时,没想到拜登竟然回应道,“当副主席(副总统)不是跟当婊子一样吗?”随后拜登意识到失言,忙改口,接连称自己是“开玩笑”。有媒体评论,拜登或许吐露了心声。 同日,拜登还就“伊斯兰国”(IS)局势批评盟友阿联酋和土耳其,引发两国强烈抗议。拜登被迫连续两日分别向两国公开道歉。他在哈佛大学发表外交政策讲话,批评盟国是对抗恐怖主义的“最大问题”,还点名批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2014年10月3日,埃尔多安对拜登的言论怒不可遏,坚决予以否认,要求“拜登必须为自己的言论道歉”,否则和拜登的交情就“到头了”。拜登办公室称,拜登几个小时后已经就不当言论向“土耳其及其他盟友道歉”,还打电话给埃尔多安安抚情绪。不过,拜登在对阿联酋的声明中没有使用“道歉”这个词,只是说“澄清”。声明说,拜登“澄清了有关叙利亚冲突早期局势的声明,并非有意指责阿联酋支持了‘伊斯兰国’、基地组织以及其他叙利亚极端组织。”
通乌门
2019年9月27日,美国政府前乌克兰问题特使库尔特·沃尔克辞去特使职务。他辞职前一天,情报委员会公开一封由一名情报机构官员书写的检举信,关联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7月25日一次通话。那名情报官员书面检举美乌领导人通话,指认美国总统以大约4亿美元军事援助为筹码,要求对方调查并获取美国前副总统、民主党人乔·拜登父子关联乌克兰的“黑料”。
拜登是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热门竞选人。检举信指认白宫试图掩盖通话细节,同时指认沃尔克是美方后续“落实”通话内容、与乌方“对接”的两名官员之一。
性侵传闻
拜登2019年初准备参选总统期间,塔拉·里德等数名女性指认拜登曾对她们“动手动脚”。里德在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1993年担任拜登的联邦参议员办公室低级别职员时,有一次按主管要求给拜登送行李袋,在参议院办公楼某处遭拜登用手性侵。路透社报道,里德等8名女性在2018年声称拜登曾拥抱、亲吻或触摸她们,令她们反感,里德是首名指认性侵的女性。美国“商业内幕”网站4月上旬报道,里德已向首都华盛顿警方报案。报道同时提到,她所述性侵嫌疑的诉讼时效已过。
2020年5月1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首度发声明回应性侵指控,称此事从未发生过。声明称,女性应受到尊重,不应该被噤声,但“她们讲述的故事应该受到适当的询问和审视。” 拜登当天还致信参议院秘书长朱莉·亚当斯 (Julie E. Adams),要求核实文件纪录,以证明里德当年是否向参议院提交过关于性侵的投诉。里德3月告诉媒体,她当年向参议院人事办公室投诉拜登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