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在线作业及答案

分类: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19-06-10 14:45:55

单选:第1题(5分)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
信任对不信任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亲密对孤独
单选:第2题(5分)
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
混乱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
单选:第3题(5分)
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
最近发展区
关键期
印刻期
潜伏期
单选:第4题(5分)
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单选:第5题(5分)
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单选:第6题(5分)
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
前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后道德阶段
单选:第7题(5分)
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
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单选:第8题(5分)
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
性别化
性别认同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单选:第9题(5分)
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
印刻期
潜伏期
最近发展区
关键期
单选:第10题(5分)
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
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减少
单选:第11题(5分)
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 )的过程。
个性化
道德化
社会化
学习化
单选:第12题(5分)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
亲密对孤独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信任对不信任
单选:第13题(5分)
( )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华生
班杜拉
劳伦茨
斯金纳
单选:第14题(5分)
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 )研究。
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序列设计
时空转换

单选:第15题(5分)
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
临床法
访谈法
实验法
问卷法
简答:第1题(10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0字。

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答: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他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的发展。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系统组成如下:

1)微观系统:由个人实际参与的即时环境构成,是一真实的动力系统,每个人都影响他人或受他人影响;比如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

2)中介系统:指微观系统间的内部联系或相互关系;

3)外部系统:与微观环境间接发生联系的,儿童从未直接参与但仍会影响其发展的环境;

4)宏观系统:上述系统所在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主流价值观念、信念系统等;

5)历时系统: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着发展的方向。


论述:第1题(15分)
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500字。
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答:(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包括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序列设计(或系列交叉设计)

    (2)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横断研究的优点是研究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


 横断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被试通常来自不同的群伙,因此横断研究中发现的不同年龄段被试之间的差异除了年龄或发展带来的差异外,还同时包含了不同群伙之间的差异。横断研究的另一缺点是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次测查,所以不能看到被试的发展变化情况。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纵向研究设计。


(3)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追踪考察。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考察同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组被试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最后还能考察导致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差异的原因;


    纵向研究也有其缺点:

    首先是耗时耗费资金,特别是追踪时间较长、样本量较大时

    其次是被试流失,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再次,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纵向研究不适合那些时效性非常强的问题;

    第四,纵向研究仍然存在群伙效应问题;

    最后,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更新的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从而使研究者陷于继续使用原来的工具还是改用新研究工具的两难状态。


    (4)序列设计(或系列交叉设计):选取不同年代出生的被试作为不同的区组,对每一个区组进行追踪。例如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5)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以婴儿为研究对象,考察婴儿与母亲的亲子关系,观察法最适宜。考察同卵双生子在攻击性上的差别,属于家谱研究。

    (6)依据对“问”与“答”的限定情况,可以把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

回到首页 | 返回顶部| 会员注册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