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渝中区中部的七星岗
是一个连名字都充满故事的地方
属于这里的故事
总是在人们不经意的闲聊中被提及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邀你一起来聊聊七星岗
图源:视觉中国
七星岗的“岗”本应写作“缸”
七星岗实为七星缸
七星缸是七口蓄贮消防用水的石缸
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故名七星缸
后谐音为七星岗
重庆本土著名文史专家彭伯通先生
对此有详细的考证:
“七星岗不是岗,
而是‘七星缸’的变写。
七星缸是七口蓄贮消防用水的石缸,
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彼时的重庆虽然坐拥两江
但百姓们依然用水不便
位于中部的七星岗更不用说
就连平日的生活用水
都需要专门安排挑夫
从江边取水后爬坡上坎运来
图源:重庆民政
而旧时重庆城内的民房多是竹木吊脚楼
一到天干物燥的时节
常常火灾频发
因此城里到处都有蓄贮消防用水的石缸
当年称为熄火池,一般都是长方形
刻上“有备无患”四字
著名的有大熄火池、小熄火池
乾隆《巴县志》记载:
“大火池,在储奇坊储奇门内旧仓后,
旧基周围三十八丈,长十丈五尺,宽八丈五尺。
小熄火池,在宣化坊城隍庙大街右……
东西阔七尺五寸,南北长一丈五尺。”
直到80年代初期
旧城改造还没有铺开的时候
城内偏僻街巷还看得到消防石缸
七星岗的长街纵巷
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城市空间结构
每一条巷弄都有自己的故事
现代高楼大厦里的老街老巷。七星岗街道供图 图源:光明网重庆站
这里有市级传统风貌街区两个
还有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抗建堂剧院
菩提金刚塔等重要历史建筑
七星岗一带最具山城特色的地方
自然是位于中山一路、和平路
金汤街交汇处的通远门城墙
当年,出通远门西行
便是重庆去成都的必经之路
通远门遗址。七星岗街道供图 图源:光明网重庆站
抗建堂
这座中西结合式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
因“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而得名
是抗战时期重庆演出话剧的主要剧场之一
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圣殿”
图源:渝中文旅
这有还有一座
仿藏传佛塔形制的菩提金刚塔
该塔为石质结构实心佛塔
塔基为圆形,沿塔基而上
分为三层
图源:视觉中国
七星岗见证了重庆城的历史变迁
成为城市的文化印记和宝贵遗产
如今的七星岗
更像是新城和老城的共融地
值得你来一场深度游
(来源:重庆微发布)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