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与周苏菲的异国良缘1940年3月,八路军卫生部顾问、美国人马海德和鲁迅艺术学院学员、中国人周苏菲在延安一间普通的窑洞里举行婚礼。
这对异国情侣是怎样结合的呢?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由于生活所迫,随父来到美国,加入美国国籍。 以后,他出国读书。毕业于巴内瓦医科大学,荣获博士学位。1933年,他怀着拯救所谓“东亚病夫”的愿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上海从事医疗工作。
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和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到达延安。1937年2月,这位年轻的国际友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生命和中国革命融为一体了。
周苏菲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上海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左联的活动。
1939年来到了延安。在投奔延安的路上,他先后结识了田夫、杨烈和徐大姐三位好朋友,四个好友一路上畅谈理想,豪情满怀。他们甚至达成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协议:到延安后,“好好革命,谁也不准先结婚?”。
在延安,周苏菲进鲁迅艺术学院学艺术,其他三人上了女子大学。不巧,周苏菲首先动摇了自己的诺言。有一天,周苏菲突然病了,她患重感冒。谁知,这次感冒却成了她和马海德萌发爱情的起点。所以,“周苏菲后来曾风趣地说:”这就给马海德献殷勤造成了机会“。
周苏菲来到医院,马海德恰好为她诊治,在药品极端缺乏的情况下,马海德想方设法为她治疗。久而久之,他们相爱了。消息传到田夫那儿,田夫生气了。周苏菲征求她的意见时,她坚决不同意。田夫觉得苏菲不该爱上一个外国人,杨烈和徐大姐也积极支持田夫的观点。
为了使苏菲“回心转意”,他们故意不理她。其他好心的同志也劝她:嫁给一个外国人,可靠吗?说不定什么时候抛弃了你的,那时后悔就晚啦!周苏菲怎么也想不通。她不能接受这些意见。她认为,马海德尽管是一个外国人,但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相爱呢?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中国,帮助中国革命。
他在雪地里抢救过即将分娩的妇女,用嘴吸过中国农民被毒蛇咬伤的腿……他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除了他的鼻子比中国人大一些外,他哪一点不和中国的优秀战士一样呢?
1940年的新春佳节,延安城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农历大年初一那天,马海德愉快地邀请苏菲一同赏月。正月初一的晚上,到哪里去找月亮呢?马海德和周苏菲开了一个大玩笑。
人们常说“爱情能融化理智”,这—点不假,周苏菲居然真切地答应了。他们迎着寒风,漫步在延水河畔。马海德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门见山地向苏菲倾吐着爱慕之情。
他用“延安人”求婚的一般习惯,向苏菲讲述了自已近30年来不平凡的经历。原来马海德到延安后,曾先后两次谈过恋爱,都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使他的美梦——破产。
这一次,他希望悲剧不再重演。周苏菲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心潮激荡。他也有过恋爱的不幸。
那是在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了上海,苏菲和左联的同志们向内地撤退的时候,她遇上了一个和自己同样有着抗日热情的知识青年,她满以为两人志同道合,到了昆明便到他家里住了下来。
不料,那是个十足的封建大家庭,苏菲象犯人一样被与世隔绝了,她好似走进了无底的深渊。在朋友的帮助下,她终于冲破桎梏,几经曲折。
来到延安。马海德的献身精神和纯洁心灵,使他深受感动。她发誓:狭隘的偏见阻止不了真正的爱情。她向马海德伸开了双臂。他们第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马海德高兴得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天一早。他便骑着马飞快地来到八路军军委政治部,和苏菲一起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这一来,非议多了起来。周苏菲的三个好朋友竟拒绝了参加他们的婚礼。
然而周苏菲向周围的同志们表明,她的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她和马海德已经建立了真挚的爱情。她说:“不理解不是是非的标准。我认定我们的爱情是纯洁的,我决不向舆论低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偏见终于被渐渐地克服了,周苏菲和朋友们也言归于好了。马海德和周苏菲相亲相爱直至暮年。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