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一名长期在海外工作的朝鲜外交官,带着妻子和儿子秘密前往韩国,成功脱离朝鲜。
他的名字是李日圭,曾是朝鲜外务省的高级官员,长期在古巴负责外交事务。
2024年7月,韩国媒体首次曝光他的行踪,并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访。
他没有隐瞒自己的经历,公开谈论了朝鲜外交官的真实处境,揭露了朝鲜政府内部的等级制度、经济困境和官僚腐败。
“清川江号”事件2013年7月10日,巴拿马运河的检查站接到情报,一艘来自朝鲜、名为“清川江”号的货轮可能藏有毒品。巴拿马警方决定对其进行例行检查。
货轮靠岸后,执法人员登船展开搜查,起初,船员们显得镇定,声称船上的货物只是普通的蔗糖。
然而,在深入检查货仓时,警方逐步发现了异常。
在一袋袋堆放整齐的糖袋下,露出了金属箱体的边角,警方随即加大排查力度。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他对金正恩个人生活的细节爆料。他都对外曝光了什么?
箱体被搬开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藏在糖袋底下的不是毒品,而是一批军事装备。
执法人员发现了两架苏制“米格-21”战斗机,以及一套防空导弹雷达系统。
这些装备未经申报,重量达到240吨。警方立即封锁现场,并通知上级部门。
巴拿马方面决定扣押货轮和全体船员,同时向联合国通报情况,要求进行进一步调查。
消息传到朝鲜和古巴,双方政府迅速展开应对措施。
古巴方面立即发表声明,声称这些武器是送往朝鲜维修的旧装备,维修完成后会运回古巴。朝鲜则保持沉默,没有直接回应外界的质疑。
尽管古巴的解释摆在明面上,但武器的隐匿方式、货船的航行路径以及朝鲜过往的军事交易记录,使得国际社会普遍对这一说法存疑。
联合国开始介入调查,巴拿马则继续扣押船只,并加强对船员的审讯。
朝鲜政府派出高级外交官李日圭,负责与巴拿马政府展开谈判。
他在幕后展开密集的交涉,与巴拿马方面就船只和船员的处置问题进行商议。
谈判过程中,巴拿马方面坚持,走私武器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必须对船长和大副追责,而朝鲜则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僵局。
经过一系列谈判后,朝鲜最终同意支付约70万美元的罚金,以换取船只和大部分船员的释放。
巴拿马政府作出决定,扣押船长和大副,并以走私武器罪对他们进行起诉,而其他30多名船员被宣布无罪,并允许返回朝鲜。
回到国内后,李日圭因成功处理此事,得到了金正恩的认可。
仕途上的困境在“清川江号”事件后,李日圭的仕途稳步上升,2016年进入朝鲜外务省中南美事务局,担任副局长。
几年后,他被派往古巴,成为朝鲜驻古巴大使馆的参赞。
对外而言,他的职位在朝鲜外交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与古巴的关系维护上,他负责不少重要事务。
但在外务省的体系内,他所面临的困境远不止这些,升迁和待遇的问题始终存在。
外务省的职位并非简单凭借能力晋升,而是受到出身背景的深刻影响。
李日圭出身普通,社会成分被归类为“事务”,低于“军人”和“劳动者”阶层。
这种身份限制了他的职业发展,即使他在外交工作上做出了成绩,也始终被限制在较低的级别。
相比之下,那些来自权势家庭的子女进入外务省后,起点就更高,很快便能升至核心岗位。
2019年8月,李日圭在古巴执行任务时,计划开设一家朝鲜餐厅,作为外汇创收的一个渠道。
这种餐厅在多个国家都曾开设,主要服务于当地的朝鲜外交人员和部分外国顾客。他为此筹划了一段时间,确定了选址,也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资金计划。
然而,因资金短缺,他不得不返回平壤,希望能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他提交了申请,按程序上报相关部门,等待审批。
结果并未如他所愿,他的申请遭到了拒绝。审批过程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但他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并非因为政府无力拨款,而是因为他未能按照某些“潜规则”行事。资金申请涉及多个审批环节,而相关官员对经济管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对于某些人而言,一笔款项的批准,往往意味着需要提供额外的“表示”,李日圭未能迎合这样的做法。
之后,他感受到来自上级的明显针对。一次内部会议上,他的工作表现被批评,理由是“未能充分发挥外交职能”,而这类评价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倾向问题。
随后,他收到了一项召回通知,要求他结束在古巴的工作,返回平壤。
“打着领带的乞丐”当时,外界普遍认为,朝鲜的外交官代表着国家形象,享有相对优渥的待遇,能够在海外工作,薪资水平也应当远超国内普通公务员。然而,李日圭在朝鲜外务省担任副司长、党组书记时,领取的工资仅有3000朝元,按照当时的汇率,仅相当于0.3美元左右。
而在驻外工作期间,月薪最高不过1200美元,最低甚至只有400美元。
驻外人员的生活条件也远未达到外界想象中的舒适。
朝鲜的驻外使馆通常资源有限,生活条件简陋,食物和日用品的供应也极为紧张。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驻外人员时常需要依赖黑市购买生活必需品,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由于朝鲜政府对外交官的监督极为严格,驻外人员的行动受到诸多限制,即便身处国外,也无法自由活动,社交圈子极为狭窄。长时间的经济困境和仕途受阻,使得李日圭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的正常开销,在古巴的生活也日益艰难。
2023年11月,李日圭带着妻子和儿子秘密前往韩国,并成功定居。 这一行动事先经过了精心策划,他利用自己在外交系统内积累的经验,设法避开了朝鲜驻外使馆的监控,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脱身。 在朝鲜外务省的体系中,驻外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监视,特别是像他这样长期在外任职、接触过敏感事务的人员,通常会被要求定期向上级汇报行踪。 2024年7月,韩国媒体首次曝光了这一事件,并对李日圭进行了采访。 在镜头前,他毫不掩饰对朝鲜政权的不满,直言自己长期以来遭受不公待遇。 爆料朝鲜政坛内幕在韩国定居后,李日圭接受媒体采访,公开了一些关于朝鲜领导层的细节。 他谈及金正恩时,特别提到了对方的收藏爱好。金正恩对瑞士名表的兴趣极为浓厚,收集了大量昂贵品牌的腕表。 这些腕表并非普通收藏品,而是包含各种限量版和定制款。作为外务省官员,李日圭曾在几次外交活动中见过金正恩佩戴不同款式的名表,每一次露面,手上的手表几乎都不相同。 在他担任要职期间,曾有过与金正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一次正式场合中,他与几名官员一同参与茶会,金正恩也在其中。 茶会上,金正恩的态度较为放松,并不急于谈论政治,而是与在场人员交流一些轻松的话题。 李日圭观察到,金正恩的脸色始终呈现红润状态,看起来像是刚刚饮酒后的样子。 这种状态并非偶然,在朝鲜的高层会议中,他也曾看到过类似情况。 虽然没有人公开讨论这一点,但这一特点在内部圈子里广为人知。 除了个人习惯和兴趣,李日圭还谈到了金正恩的家庭情况,特别是关于他的女儿金主爱。 外界对金主爱的身份一直存在猜测,尤其是在她频繁出现在朝鲜官方活动之后,更是引起了关于她是否会成为接班人的讨论。 李日圭的看法与部分外界分析一致,他认为金主爱继承政权的可能性极低。 朝鲜领导人的培养方式一向注重保持神秘感,金正恩在成为最高领导人之前,外界几乎很难获取他的任何详细信息,直到他正式接班后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然而,金主爱与此不同,自幼便频繁在公开场合露面,与父亲一同出席阅兵仪式、视察军事设施,还被安排在国庆庆典的核心位置。 这种过早曝光的做法,使得她在朝鲜民众中的形象缺乏应有的神秘色彩。 此外,李日圭指出,朝鲜的接班体系是经过长时间的政治铺垫的。领导人的成长路径通常伴随着一系列内部考验和外部塑造,而金主爱尚未经历这些过程。 她虽然频繁出现在官方场合,但并没有被赋予任何正式的政治职务,也没有参与实际的国家事务。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金主爱缺乏这些条件,因此被推上领导人位置的可能性极低。(来源:网络)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