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百新的故事,有两种讲法。
他戎马一生,90年的光阴被功勋装点得明丽又耀眼:高二那年报考华北军政大学,机缘巧合参军,第一批被选中加入新成立的高射炮兵教导团学员队。作为作训参谋,在朝鲜战争中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等多次战斗,击落敌机100多架,击伤200多架,一生勋功章无数。离休后,他回苏州老家定居,作为为共和国流过血汗的老兵,祖国将他赡养。
在另一种讲述里,华百新的人生充满坎坷:1920年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1949年意外参军后才发现,自己对崭新的苏式高炮和教程上犹如天书一般的射击诸元、基数、密位等炮兵术语一无所知,只能每天自己研磨、向苏联教官请教;到沈阳郊外训练,南方的他长了一身冻疮;从上海到丹东,他所在的高射炮拼死对敌B-29重型轰炸机,炮管打得发烫,连油漆皮都脱落了。拼了命赢了战争,又开始对外作战。离休回到苏州老家,老伴儿却诊断肺癌,进行N次大手术和化疗,他悉心照料了老伴14年后,自己也被诊断肺癌。
如今,91岁的华百新坐在记者面前,眼睛里却满是光芒。
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他说了6次“这个医生是好人”,还有3次“上过战场的中国兵,永远不怕死”。
91岁的华百新穿着军绿色马甲,笑的特别开心。张赫摄
走到哪儿,这个军用水杯都不离手。张赫摄
从抗美援朝到苏州明基医院
抗美援朝,苏州明基医院。
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存在,可以连接起一个老人的一生。
手里举着战友送的“将军杯”,穿着军绿色的马甲,也很难有人猜到,2020年,是这位矍铄的老人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后的第70年,也是确诊癌症经历多次放疗的第3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每年10月25日,华百新总要在家里哼唱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唱起这首歌依然热血沸腾。70年前,华百新就是歌中提到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了这场捍卫祖国和平的战争。
70年后,回想起曾经,华百新依然能对每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如数家珍。而相反,被问起“您是什么时候确诊肺癌的?”,这位眼睛里一直闪烁着光芒的老人突然显得局促了:“一九九几年?还是哪一年?”
说着,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发笑了笑:“我好像记不清楚了。”
没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越年长,都会越发能记住最让他骄傲和挥之不去的岁月。
华百新老人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
在医院里出来后,儿子扶着华百新散步时,给父亲讲着院子里的新规划。张赫摄
“1951年5月间,部队驻守朝鲜平壤顺安机场时,敌人出动了12架编队的炮管打得发烫,连油漆皮都脱落了B-29重型轰炸机,气势汹汹地朝我们的阵地飞来,企图彻底摧毁机场。”华百新告诉记者,B-29重型轰炸机是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号称“超级空中堡垒”,可以对地面进行地毯式轰炸,飞过之处总是一片火海。尽管面对这样的强敌,他所在志愿军的高炮部队依然从容应战,最后敌机被迫提前投弹撤退,机场保住了。
“B-29是厉害!可我们中国高炮兵也不是孬种,硬是把它给打了下来!”华百新说到这儿,才忽然好像回忆起了什么:“对!就像我得肺癌后做的放疗!精准打击!肿瘤癌细胞就是敌军战机!”
说完,华百新哈哈笑了起来,也是到此刻,他才重新想起来,自己是在2017年确诊的肺癌。
“我陪着老伴儿做肺癌的复查,做例行体检的时候,发现肺不好。”华白新说,为了确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他辗转去了苏州本地两个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东方医院。
朝鲜战争中,20岁的华百新英俊帅气。左一为华百新。
“那天早上,医生向我走来”
“我不紧张,都已经80几岁了。”
提到2017年刚被确诊的情形,华百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怕死,但我会配合治疗。
老伴儿2003年确诊肺癌,手术拿掉两根肋骨和一页肺,华百新寸步不离地护理了十几年,他知道,老年人癌症发展比较慢。
在苏州当地的一家医院,第一次拿到诊断后,胸外科主任告诉华百新:“这么大的年龄要想做肺癌手术,可能都下不来手术台。”
无奈之下,华百新想到老伴儿的同事患过前列腺癌,当时到上海东方医院治疗,有速锋刀技术。”华百新说到这儿,激动地用双手比划起来:“我到了上海,先到了胸科医院找到了经人辗转介绍的专家,我早上七点多就到了门口等他,直接问能不能用速锋刀放疗。”
没想到90岁的老人还能知道这个,专家直接说太好了,华百新匆匆忙忙说了一句说“谢谢您”后,马上往东方医院赶。
华百新所说的放疗,其实是很多和他一样的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也就是采用放射线(X射线、质子、重离子等)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放射治疗作为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已经在全球被公认为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0%~6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在美国,约60%~70%患者会接受放疗。
得知情况后,华百新心里终于看见了希望。
“当时侄子开着车,走过外滩,经过了陆家嘴,真繁华啊!”那天上海下大雨没有停车位置,华百新只能在距离医院门口较远的地方就下车。华百新淋着雨,跑进了医院,坐在了秦主任的诊室门口。
华百新全身都在淌着雨水,在候诊区一直望着门,生怕与秦主任擦肩而过。令他没想到的是,秦主任进了走廊,看到他后直接向他走了过来。
“老人家您哪里来的啊?”
“不远,苏州!”
“进来进来,您全身都湿了。”
就这样,这位远近闻名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秦庆亮搀着87岁的华百新,在众人的不解眼神里,走进了诊室。
“后来秦主任问我多大年纪,还问我做什么工作的。”华百新回忆,他刚说完自己是当兵的,秦主任马上说,那应该是抗美援朝的?他说是,全程参加过。也是在那天,秦庆亮告诉华百新:他并不是无法可治,速锋刀放疗很合适!
“听完这些,我马上就给老伴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可以做放疗。”说到这,华百新停又陷入了回忆,秦主任扶着他出诊室后,特意向排队的患者道歉说:“这位老同志是苏州来的,对不起大家,让他插了队。”
当时,已经走到拐弯处的华百新没有回头。但他告诉记者,到现在他都清楚地记得那天秦主任径直向他走过去并弯腰扶起他的那一刻:“他是个好人。”
分别时,华百新和记者深情拥抱。
为了留住和保存珍贵的记忆,华百新和战友一起编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六十四师抗美援朝战争史》。
在这本《战争史》的最前几页,是满满的黑白照片,这些照片是华百新在天南海北的战友后代处搜集的,其中大部分都是烈士。
“中国的老百姓,不能再受苦了”
“我在医院治疗时,加上定位总共接受了6次速锋刀放疗。”华百新大笑着说,没想到癌症的治疗好像比感冒还轻松,不疼不痒没有任何不适。
听到自己90岁的患者这样形容癌症,秦庆亮在一旁一直笑着。
“老的放疗方式是精度不够,如今速锋刀的治疗可以更精准地打击癌细胞,让周围的健康组织少受伤害,立体定向与放射外科治疗,像‘隐形的手术刀’,但不是真‘刀’,是射线聚焦完全杀死肿瘤。”看到大家惊讶,秦主任马上解释道,因为肺肿瘤会随着呼吸一直运动,针对运动的肿瘤,日常放疗就需要大范围照射,就像“土枪打跑着的兔子,为了打到它,只能加大火力,最后兔子死了,但是周围生物也会遭殃”,而现在华老先生接受的放疗有所不同,更像导弹打飞机,更精准、焦点的剂量打在肿瘤上,所以没有痛感,虽然最后用了5次的剂量,实际达到的有效剂量是之前30次放疗的2倍还要多。一次疗程几万的费用,医保报销约80%,自费金额是对大部分患者都可及的数字。
华百新是幸运的,一直为他做随诊复查的苏州明基医院放疗科主任王凤桐说,目前,中国有机会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欧美发达国家,癌症患者接收放疗的比例高达70%,而中国接受到放射治疗的患者还不到总癌症人口的24%。
回忆起2017年治疗的日子,华百新说,当时为了让他睡午觉,秦主任把每次的放疗都安排在下午。
“我一直没有害怕过,唯一担心的是,每天午饭我要喝50毫升葡萄酒。特别怕秦主任让我戒酒。”但没想到秦主任说,照吃照喝,不痛不痒!在1次定位和5次放疗过程中,一直被华百新照料的老伴儿也开始做起了陪伴的角色:“我在放疗,她在控制间,拍下了我放疗的全过程。现在她很羡慕我呢,不用开刀,少遭很多罪。老伴儿17年前的手术和化疗,到现在脚跟都是麻的,有很多后遗症,但我们很知足了。”
“其实确诊后,我让儿子对比过美国的治疗手段,发现国内不比他们差!现在我会每年盯着儿子孙女做CT,两个儿子都戒烟了,我也想鼓励所有癌症患者,积极治疗,只要能活着,一定不能放弃。”
说到这儿,华百新又拿起了水杯。喝水的时候,眼睛一直尽努力向上看:“中国的百姓多苦啊,我希望未来咱们的百姓,别再吃苦了。”
他不想让眼泪掉下来,那口水足足喝了半分钟。
华百新说,每个人都珍惜生命,特别是他们这些经历了战争的老战士,对“活着”这个词,有着更深的理解。
如今,华百新会坚持每天带着老伴儿去市场买最新鲜的菜,也很喜欢到超市去逛逛,他说,他要知道新的产品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跟上祖国的发展、见证和享受祖国的发展。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华百新走出医院,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里,他的战场,在悄无声息中,从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阵地转战到了不断褪色的记忆和癌症上。
“上过战场的人,不怕死!”已经两鬓斑白的老人敲着挺直的胸脯说完这句话后,我们都愿意相信,换了战场,他一样会赢。
华老还想寻找一位失联的战友,叫阎东固,家曾住在什刹海附近。(来源:百度)
Copyright © 2014-2064,www.aixincb.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www.爱心传播.com 京ICP备14059545号-1
扫一扫